置顶文章
-
技术驱动的翻译实践与翻译教学改革-何文忠
-
中国互联网的高速成长以及它的发展方向 – Gary Liu
-
该如何正确看待人机协同-章以钢
-
计算机辅助翻译课程的创新教学-朱玉彬
-
AI时代 共享未来-张天翼
-
大数据时代翻译技术教学现状,问题及改革-王华树
-
从语料库到术语库:焕发语言资源的深层价值-师建胜
-
中小翻译公司的经营之道-吕国
-
语料制作管理与在线协作翻译-张井
-
2019 翻译新生态:翻译技术、机器翻译、人工智能之耦合-田惠才
-
圆桌论坛一:人机结合大时代下的翻译公司发展
-
翻译技术与项目管理应用暨教学创新论坛点评-潘卫民
-
翻译技术教学融合创新座谈会主持发言-李康熙
-
机器翻译与在线CAT应用及发展-崔腾原
-
安徽翻译技术沙龙成立仪式致辞-张德让
-
MTI人才培养的问题与探索,以中国矿业大学(北京)为例-许卉艳
-
人工智能与专利翻译-张龙哺
-
安徽翻译技术沙龙成立感言-曹瑞斓
-
兼职译员与翻译公司的合作-李强
-
融合高校翻译实践、协同创新 – 施永双
-
浅谈翻译市场从红海到蓝海的转变策略 – 王斌
-
语言学者如何提升翻译技术系统质量 – 张井
-
2018年语资网大会总结 – 包亚芝
-
2018年语资网大会赞助单位代表发言
-
中国-埃及语言文化的差异-Asmaa
-
《我不见外-老潘的中国来信》首发式暨潘维廉教授厦大执教三十年纪念感恩会 12.22
-
多元化的自己,很有力量 – Rebeca Hwang
-
能够体会你切身感受的技术 – Poppy Cr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