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与边界:文化翻译传播学的理论建构-王建华


人工智能时代口译技术应用研究
王华树 | 国内首部聚焦口译技术应用和教学的著作
新书推荐


口笔译教育与评价国际论坛 二号公告
在厦门大学百年校庆之际,邀您齐聚厦门、共襄盛举
论坛推荐

可能与边界:文化翻译传播学的理论建构-王建华
play-rounded-fill

可能与边界:文化翻译传播学的理论建构-王建华

第三届全国生态翻译与认知翻译研讨会
观看大会全程直播盛况

 王建华,中国人民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师范大学认知心理学博士,兼任中国翻译认知研究会副会长,中国生态翻译与认知翻译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外语界面研究会常务理事。2012 年—2013 年任美国蒙特雷国际研究院高级访问学者,2015 年牛津大学短期访学研究。
主要研究方向:语言认知研究、口译过程认知研究、口笔译理论研究和话语功能认知研究。先后出版《口译认知研究》《口译心理学》等专著多部,在《光明日报》(理论版)《外语教学与研究》《中国翻译》《外语与外语教学》《外语学刊》等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相关论文 20 余篇,多篇论文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复印。近年来主持国家社科项目 2 项和多项省部级科研项目,同时,主持中国人民大学重大科研基金项目和品牌研究项目各 1 项。

发言题目:可能与边界:文化翻译传播学的理论建构
发言摘要:近年来,翻译的传播学研究日渐受到学界的关注,愈来愈多学者开始从传播学的视角研究翻译活动, 将翻译过程引入深层次的理论探讨。然总体而言,目前的翻译传播学研究依然处于萌芽阶段,尚未成长为一门真正意义的学科, 仍需大量开拓性的理论建构和实践探索。与此同时,在倡导文化“走出去”、提升文化软实力的战略背景下,如何推动中国文化海外传播、提升中国文化国际影响力成为新时代文化建设与发展的重要课题。翻译作为一种有目的的文化传播活动,是推进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增强文化传播质效的关键因素。鉴于此,本文基于传播学角度的理论阐释,探讨中国文化“走出去”过程中翻译与传播的内在关系,分析建构文化翻译传播学理论的现实可能、名称和身份归属,并从本体论和方法论的角度出发,厘清文化翻译传播学的研究边界与研究方法,旨在促进翻译跨学科研究的理论纽带形成,建设文化翻译传播学学科基本理论框架,从新的视角审视国家形象建构与文化传播能力建设。

生态与认知翻译2019 专题栏目

相关推荐
5/5

原创视频版权为主办方及译直播所有,请勿擅自使用
0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