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看】第三届全国生态翻译与认知翻译研讨会
人工智能时代口译技术应用研究
王华树 | 国内首部聚焦口译技术应用和教学的著作
新书推荐
口笔译教育与评价国际论坛 二号公告
在厦门大学百年校庆之际,邀您齐聚厦门、共襄盛举
论坛推荐
直播: 10月19-20日
嘉宾个人发言专题栏目
生态翻译与认知翻译研究是目前国内外翻译研究的热点,发展前景广阔。为进一步深化和推动我国生态翻译与认知翻译研究发展,增进国内外学者的学术交流,继2017年8月贵州师范大学和2018年11月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分别成功举办第一届、第二届研讨会后,中国人民大学将于2019年10月18-20日在北京举办“第三届全国生态翻译与认知翻译研讨会”。此次研讨会由中国生态翻译与认知翻译研究会主办、中国人民大学外国语学院承办、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协办。
一、会议主题
生态翻译与认知翻译的多维研究
二、主要议题
1. 生态翻译理论与应用研究
2. 生态翻译认知研究
3. 生态翻译理论及话语体系研究
4. 认知翻译理论与实证研究
5. 认知翻译与跨学科研究
6. 认知翻译过程研究
7. 认知翻译研究的方法论
8. 现代技术与口译认知研究
9. 现代技术与笔译认知研究
10. 多模态认知翻译研究
11. 典籍翻译认知研究
(微信端建议“开启横屏模式”查看)
2019 年 10 月 18 日(14:00-21:00) |
|||
2019 年 10 月 19 日上午 8:30-11:50 |
|||
8:30-8:50 开幕式 |
|||
8:30-8:35 与会嘉宾介绍 |
|||
时间 |
致辞嘉宾 |
发言内容 |
主持人 |
8:35-8:40 |
中国人民大学校领导致辞 |
王建华 教授 |
|
8:40-8:45 |
郭英剑 教授 |
中国人民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致辞 |
|
8:45-8:50 |
文旭 教授 |
中国生态翻译与认知翻译学会会长致辞 |
|
8:50-9:00 合影 明德国际楼 |
|||
9:00-10:00 主旨发言 |
|||
时间 |
发言人 |
发言题目 |
主持人 |
9:00-9:30 |
胡庚申 教授 |
生生不息 VS 心心相映——殊途同归的生态翻译与认知翻译研究 |
朱源 教授 |
9:30-10:00 |
文旭 教授 |
Translation: A Type of Cognitive Construal |
10:00-10:20 中场休憩 |
|||
10:20-10:50 |
卢植 教授 |
否定项的转换代价与显性否定及隐性否定翻译的认知机制 |
刘振前 教授 |
10:50-11:20 |
谭业升 教授 |
新时期汉学家的文学翻译隐喻观——兼谈认知翻译学理论体系的重建 |
|
11:20-11:50 |
朱源 教授 |
认知翻译学与生态翻译学视角下的典籍英译研究:过程与方法 |
|
12:00-13:00 午餐 |
|||
14:00-17:35 主题分会场 |
|||
主题会场一:明德新闻楼 0202 |
|||
时间 |
主持人 |
分会场主题 |
点评人 |
14:00-17:20 |
张道振 |
主题一:生态翻译认知研究 |
罗迪江 |
14:00-17:05 |
徐然 |
主题二:生态翻译理论与应用研究 |
黄春芳 |
14:00-16:35 |
金胜昔 |
主题三:认知翻译过程研究 |
郭建辉、肖开容 |
14:00-16:20 |
冯佳 |
主题四:现代技术与翻译认知研究 |
王建国 |
14:00-17:35 |
李孝英 |
主题五:典籍翻译认知研究 |
王明树、王宏军 |
14:00-16:20 |
崔澍 |
主题六:影视多模态认知翻译研究(直播) |
金海娜 |
18:00-19:00 晚餐 |
|||
2019 年 10 月 19 日(20:00-21:00) |
|||
2019 年 10 月 20 日上午 8:00-12:00 |
8:00-11:20 主旨发言 |
|||
时间 |
发言人 |
发言题目 |
主持人 |
8:00-8:30 |
Isabel Lacruz |
Investigating the translation process using HTra |
胡伟华 教授 |
8:30-9:00 |
康志峰 教授 |
英汉带稿同传中的眼动研究 |
|
9:00-9:30 |
孙三军 博士 |
计算机辅助翻译工具用户体验评测 |
李占喜 教授 |
9:30-10:00 |
陶友兰 教授 |
Eco-Translatology:Annotation and Application |
|
10:00-10:20 中场休憩 |
|||
10:20-10:50 |
吴赟 教授 |
国家形象建构与国家翻译规划研究 |
孔令翠 教授 |
10:50-11:20 |
王建华 教授 |
可能与边界:文化翻译传播学的理论建构 |
|
11:20-12:00 闭幕式 |
|||
时间 |
发言内容 |
主持人 |
|
11:20-11:50 |
分会场总结发言(每组 5 分钟) |
卢植 教授 |
|
11:50-11:55 |
大会总结(刘瑾教授 贵州师范大学) |
||
11:55-12:00 |
下届会议承办单位代表发言 |
||
会议结束 |
|||
12:00-13:30 午餐 |
|||
2019 年 10 月 20 日下午 离会 |
2019 年 10 月 19 日(下午)分会场议程
小组发言:每位嘉宾发言 15 分钟,其中嘉宾发言 10 分钟,专家点评互动 5 分钟
第一分会场:生态翻译认知研究 |
||||
序号 |
姓名 |
题目 |
工作单位 |
发言时间 |
1 |
崔静静 |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的张爱玲自译《金锁记》 |
德州学院 |
14:00-14:15 |
2 |
陈琦 |
生态翻译学视域下雪莉·布莱克英译《浮生六记》 |
东北大学 |
14:15-14:30 |
3 |
董洪远 |
“汰弱留强”——生态翻译学视域下国内《哈姆雷特》译本的“事后追惩”分析 |
东北大学 |
14:30-14:45 |
4 |
冯丽君 |
贾平凹作品“走出去”之生态译介策略研究 |
商洛学院 |
14:45-15:00 |
15:00-15:20 中场休憩 |
||||
5 |
黄慧/岳好平 |
发展与融合:生态翻译学和语言模因论 |
湖南农业大学 |
15:20-15:35 |
6 |
刘虹邑 |
生态翻译学“三维”在方言英译中的策略研究——以《黑氏》英译本为例 |
西南科技大学 |
15:35-15:50 |
7 |
苏慧慧 |
壮族传扬歌英译文本中的生态美赏析 |
玉林师范学院 |
15:50-16:05 |
8 |
王丽 |
生态翻译学多维转换视角下《月亮和六便士》傅译本和李译本的比较研究 |
郑州大学 |
16:05-16:20 |
9 |
王佩 |
适应与选择–生态翻译学视角下的《色·戒》英译本研究 |
南开大学 |
16:20-16:35 |
10 |
王小忠 |
旅游公示语翻译生态的失衡原因分析以及再平衡策略研究 |
烟台大学 |
16:35-16:50 |
11 |
尤丽丽 |
中国涉气候变化核心话语的翻译原则与策略 |
郑州大学 |
16:50-17:05 |
12 |
袁宏 |
生态翻译学视域下国外儿童绘本汉译的生态翻译环境研究 |
徐州幼儿师范高 等专科学校 |
17:05-17:20 |
第二分会场:生态翻译理论与应用研究 |
||||
序号 |
姓名 |
题目 |
工作单位 |
发言时间 |
1 |
陈艳霞 |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汉语热词的英译——以 2019 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的 10 个热词为例 |
四川外国语大学 |
14:00-14:15 |
2 |
丁丽杰 |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的热词新词翻译 |
郑州大学 |
14:15-14:30 |
3 |
赖柏舟 |
生态翻译学研究的文化高度 |
北京邮电大学 |
14:30-14:45 |
4 |
李晓旭 |
适应选择论视角下中国生态文化的英译策略研究——以党代会文献翻译为例 |
内蒙古工业大学 |
14:45-15:00 |
15:00-15:20 中场休憩 |
||||
5 |
梁树梅 |
生态翻译学视阈下政治文本翻译研究——以习近平关于中国改革开放 40 周年的讲话为例 |
中国人民大学 |
15:20-15:35 |
6 |
刘晓茜 |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中国特色词汇翻译研究——以学习强国 App“每日一词”板块为例 |
齐鲁工业大学 |
15:35-15:50 |
7 |
刘晓颖 |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译者的适应和选择——以《尤利西斯》两汉译本为例 |
天津科技大学 |
15:50-16:05 |
8 |
刘曌龙 |
中国译学语境下的生态翻译学构建:融合、创新与问题 |
南开大学 |
16:05-16:20 |
9 |
何亚洁/刘振前 |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的《无名的裘德》中译本(张谷若译本)研究 |
山东大学/青岛工学院 |
16:20-16:35 |
10 |
苏园园 |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官方发言汉英翻译研究——以《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建设美丽中国》英译本为例 |
郑州大学 |
16:35-16:50 |
11 |
王羽柔 |
2008 年—2019 年国内近 11 年生态翻译学探究 ——基于外语类核心期刊的分析 |
四川外国语大学 |
16:50-17:05 |
第三分会场:认知翻译过程研究 |
||||
序号 |
姓名 |
题目 |
工作单位 |
发言时间 |
1 |
侯敏/卢植 |
显性否定和隐性否定翻译的通达效应:转换代价和抑制控制视角 |
太原科技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
14:00-14:15 |
2 |
陆秀英 |
学生译者“语言风格”传译过程中的元认知策略研究 |
华东交通大学 |
14:15-14:30 |
3 |
李凡 |
从吉尔的口译模型看交传中译者的精力失衡现象 |
中国人民大学 |
14:30-14:45 |
4 |
李昊 |
基于双语抑制控制模型的不同熟练水平汉法双语者的法汉翻译能力的实验研究 |
中国传媒大学 |
14:45-15:00 |
15:00-15:20 中场休憩 |
||||
5 |
谭玲 |
认知视角下的隐喻翻译研究 |
四川外国语大学 |
15:20-15:35 |
6 |
田佳鑫 |
认知翻译学视角下的识解机制研究——以《枫桥夜泊》的翻译为例 |
重庆邮电大学 |
15:35-15:50 |
7 |
童蕾 |
从认知语境下的原型范畴理论视角探讨无本回译——以彼得·海斯勒《江城》两译本为例 |
四川外国语大学 |
15:50-16:05 |
8 |
王姗姗 |
中华学术外译“对话商谈”合作翻译模式探索——《一个北方村落的百年变迁》英译个案研究 |
山东建筑大学 |
16:05-16:20 |
9 |
张来运 |
认知识解视角下的女性形象英译研究—以戴乃迭《沉重的翅膀》英译本为例 |
合肥工业大学 |
16:20-16:35 |
第四分会场:现代技术与翻译认知研究 |
||||
序号 |
姓名 |
题目 |
工作单位 |
发言时间 |
1 |
巢玥 |
虚拟现实技术指导下的交替传译译前准备教学模式探索 |
陕西师范大学 |
14:00-14:15 |
2 |
邓诗雨 |
信息科技英语中模糊语的翻译策略探 |
重庆邮电大学 |
14:15-14:30 |
3 |
任岳涛 |
国内口译认知研究的文献计量研究(1998-2019)——一项基于口译工作记忆相关文献的分析 |
中国人民大学 |
14:30-14:45 |
4 |
伍世艳 |
基于语料库浅析《五柳先生传》两个英译本 |
重庆邮电大学 |
14:45-15:00 |
15:00-15:20 中场休憩 |
||||
5 |
肖利君 |
半认知翻译学教学效度研究—— 基于视图法对半认知翻译学与传统翻译学教学成效的对比分析 |
中国人民大学 |
15:20-15:35 |
6 |
肖莉 |
中国国家语言能力研究热点与启示 |
大连外国语大学 |
15:35-15:50 |
7 |
张茜 |
具身认知视阈下翻译课堂教学情境设计 |
中国人民大学 |
15:50-16:05 |
8 |
郑有耀 |
英汉视译中隐喻度对认知努力的影响:一项眼动实验研究 |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
16:05-16:20 |
第五分会场:典籍翻译认知研究
主持人:李孝英 点评人:王明树、王宏军
时间:14:00-17:35 地点:明德新闻楼 0407
序号 |
姓名 |
题目 |
工作单位 |
发言时间 |
1 |
曹鹏 |
认知语法视阈下的金庸武侠小说英译研究—以《射雕英雄传》英译本为例 |
南阳师范学院 |
14:00-14:15 |
2 |
滑彦立 |
《道德经》英译的认知模式研究 |
中国人民大学 |
14:15-14:30 |
3 |
黄春莲 |
《英韵三字经》之“三维”融合研究 |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 |
14:30-14:45 |
4 |
黄晓云 |
《道德经》中“上”与“下”的隐喻意义及四译本的差异性研究 |
北京交通大学 |
14:45-15:00 |
15:00-15:20 中场休憩 |
||||
5 |
李东霖 |
译诗的话语:文学与外交场域中的汉诗英译 |
中国外文局北京中外翻译有限公司 |
15:20-15:35 |
6 |
胡茜 |
从现代中医术语的英译看玄奘“五不翻”原则 |
河南农业大学 |
15:35-15:50 |
7 |
李鹏辉 |
认知语境下语用功能的重构—— 以《三国演义》英译本中的“酒”为例 |
北京语言大学 |
15:50-16:05 |
8 |
李响 |
化境新解:“化境”理论在中国古典诗词英译中的现代应用 |
中国人民大学 |
16:05-16:20 |
9 |
李孝英 |
从中医古籍的语言特点论其英译问题 |
西南交通大学 |
16:20-16:35 |
10 |
罗莹 |
《红楼梦》“人是植物”隐喻的映射网络及西语翻译研究 |
常州大学 |
16:35-16:50 |
11 |
王筱依 |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中国宋词英译的选择与适应——探索合理的译介模式 |
中国人民大学 |
16:50-17:05 |
12 |
翟红梅 |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的译者适应与选择——《千字文》英德译本对比 |
西安外国语大学 |
17:05-17:20 |
13 |
张婷 |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中医典籍的翻译方法与文化功能——以《黄帝内经》为例 |
重庆邮电大学 |
17:20-17:35 |
第六分会场:影视多模态认知翻译研究 |
||||
序号 |
姓名 |
题目 |
工作单位 |
发言时间 |
1 |
陈世荣 |
多模态翻译研究与典籍英译—基于漫画《论语》英译本的案例分析 |
中国人民大学 |
14:00-14:15 |
2 |
陈昱 |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的中国传统戏曲翻译 |
山西师范大学 |
14:15-14:30 |
3 |
李静 |
眼动技术下字幕研究的问题与展望 |
中国人民大学 |
14:30-14:45 |
4 |
王治国 |
翻译媒介嬗变史初探 |
天津工业大学 |
14:45-15:00 |
15:00-15:20 中场休憩 |
||||
5 |
辛媛 |
多模态视角下刘欣与翠西辩论分析 |
天津科技大学 |
15:20-15:35 |
6 |
晏铭英 |
从生态翻译学视角看《西游记女儿国》字幕英译 |
四川外国语大学 |
15:35-15:50 |
7 |
朱雅文 |
《茶经》英译及中国茶文化对外传播研究 |
北京师范大学 |
15:50-16:05 |
8 |
周方雨歌 |
框架操作模式下的《道德经》英译研究 |
西南大学 |
16:05-16:20 |
(按姓氏拼音排序)
胡庚申,生态翻译学创始人,郑州大学生态翻译学研究院院长、外国语与国际关系学院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香港浸会大学博士,英国剑桥大学博士后,清华大学二级教授,国务院政府特贴专家。
主要从事生态翻译学和国际交流语用学研究,2008 年和 2018 年连续主持以“生态翻译学”冠名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国内外发表文章 200 余篇,出版专著丛书 38 部。中国中央电视台(CCTV)26 集《国际交流 HOW-TO》系列讲座特邀主讲人,获中国科学院院长特别基金支持,获教育部教材成果一等奖。其著述的“他引率”位居国内语言翻译学界前列,为清华大学上榜学者首位(据2015 年、2017 年和 2019 版中国哲学人文社会科学最有影响力学者排行榜)。现担任国际生态翻译学研究会创始会长、海峡两岸暨港澳地区翻译与跨文化交流系列会议执委会主席、国际期刊 Journal of Eco-translation Studies 主编、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国际交流英语系列教程》总主编、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翻译与跨文化交流系列文集》总主编等。在世界著名出版社 Springer 出版专著Eco-Translatology: Towards an Eco-Paradigm for Translation Studies (《生态翻译学:翻译研究的生态范式建构》)(2019)。被学界誉为“开发本土学术资源的一面旗帜”和“中国学术走向世界的排头兵”。
发言题目:生生不息 VS 心心相映——殊途同归的生态翻译与认知翻译研究
发言摘要:生态翻译,从本质上讲,就是译者将原语生态环境中的文本生命体(living text)移植转换到译语生态环境里,使之保持生命的存活(continuously alive),即“生生与共”“生生不息”。而认知翻译,从根本上讲,就是译者将原作者在原语中所描述的现实世界(real world)和认知世界(cognitive world)能够在译语里映射转述出来,即使之“一心一意”“心心相映”。这里,无论是生态翻译学在翻译生态环境中对生命体的“移植转换”、还是认知翻译学在翻译过程中对现实世界和认知世界的“映射转述”,对翻译研究而言,应当具有殊途同归之功和异曲同工之妙。本文拟以生态翻译学的几个关键术语为参照,从“文-人-境” 的“三生相”“译事前-译事中-译事后”的“三段论”“宏观译学-中观译论- 微观译技”的“三层次”以及“语言维-文化维-交际维”的“三维转换”等视角,对应考察和阐述生态翻译与认知翻译两者的各自研究和协同探索。通过研究, 试图为生态翻译学和认知翻译学的各自研究和交叉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视角,也有助于拓展和丰富翻译学研究的视野和内涵。
Isabel Lacruz, is Associate Professor of Spanish Translation and Translation Studies. She holds a PhD in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Cognitive) from Kent State University and has professional experience as a translator and interpreter. She conducts experimental research into the mental processes involved in translation, including post-editing of machine translated text. She has published several peer-reviewed empirical and theoretical papers investigating the cognitive basis of the translation process.
发言题目:Investigating thetranslation process using HTra
发言摘要:Cognitive effort in translation is frequently assessed through observations made during the translation process. Typical observations are of pauses in eye movements, measured by an eye-tracker, and of pauses in keystroke activity, measured by a keystroke logger. In this study, we adopt an alternative, relatively new approach, measuring cognitive effort through examination of the translation product.
The basic idea isthat a significant amount of cognitive effort in translation occurs when translators work to resolve uncertainties abouttheir translation choices. When an are a of target-text produced by differenttranslators exhibits wide variability, this is an indication that the translators had a choice between multiple possible translation solutions. To make this choice they needed to engage in a potentially complex uncertainty resolution process. The degree of target-text variability is quantified by entropy measures, such as word translation entropy HTra (Carl et al., 2016). This has its origins in information theory.
Previous research at the text level has shown that overall measures of cognitive effort, including word translation entropy, correlate across language pairs and translation modalities(Carl et al, 2019). However, such research does not distinguish between two distinct sources of entropy, namely difficulties in source-text comprehension and difficulties in the transfer between the two languages. In other words, overall correlation across languages may mask interesting differences in localized entropy for translation that may arise from specif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languages involved.
We undertake a localized examination of target-text variability for translations from the same source-language text (Japanese) into two target-languages (Spanish and English). We identifyspecific are as of the source-text that produce different levels of variability, and so of cognitiveeffort, for translations into Spanish and into English. We discuss how these differences can be attributed to differences between linguistic structures and cultural conventions.
康志峰,复旦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翻译认知研究会会长,中国生态翻译和认知翻译学会副会长,中国语言教育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翻译协会专家会员,全国应用翻译与教学文库专家委员会委员。
现任国家社科项目以及省部级社科项目盲审专家、美国科学出版集团(Science Publishing Group)应用语言学与翻译学国际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pplied Linguistics and Translation) 等 3 家期刊,国内多家外语名刊口译学研究、翻译学研究、应用语言学等稿件盲审专家和期刊编委。研究方向为口译理论与实践(口译学、口译认知心理学)、翻译学、应用语言学等。获部级奖项 2 项,卡西欧奖 10 项,主持国家项目、省部级研究项目等 10 余项。在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Language and Linguistics, Journal of Literature and Art Studies 等国际期刊,《外语与外语教学》《中国外语》等国内外期刊发表期刊论文 100 多篇,出版专著、教材等 50 多部。
发言题目:英汉带稿同传中的眼动研究(A Study of Eye Tracking in E-C Simultaneous Interpreting with Texts)
发言摘要:With the advancement of eye tracking technology, interpreting studies are no longer limited to the analyses of output. Most of previous eye tracking researches in interpreting mainly focus on sight translation (written texts to oral texts). The present study investigates the cognitive process of simultaneous interpreting with texts (visual and auditory inputs to oral outputs). Eye tracking method is used to record the data of eye movements and process of interpreting so as to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est scores and eye movements. The dependent variable is student interpreters’ performance measured by their test scores of interpreting tasks. The independent variables include visit duration, fixation duration, visit count, fixation count, and time to first fixation. Through regression analyses, the findings are that test scores are not linearly related to any variable of eye movements. Test scores and eye movements are not fitted with the quadratic model. After analyzing the curve, it is further found that test scores and eye movements are not fitted with the other nine models (compound, growth, logarithmic, cubic, S, exponential, inverse, power, logistic). Therefore, there is no statistical correlation between test scores and eye movements. As eye movement data are often considered a symbol of cognitive load of interpreters, this study shows that in simultaneous interpreting with texts, cognitive load is not a major factor affecting test scores. The potential reason is the reduction of working memory burden on the interpreters due to visual input of source texts in addition to auditory input. The results of this research will be helpful to provide some pedagogical implication to interpreting teaching and research.
卢 植,博士,博士生导师,二级教授,广东省人文社科研究重点基地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翻译学研究中心专职研究员;研究领域为应用语言学。1996 年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师从桂诗春教授获博士学位,2000-2001 年英国雷丁大学访问学者,2005 年澳大利亚格里菲斯大学和悉尼大学高级研修学者,2013 年美国密歇根大学高级访问学者,2018 年美国肯特州立大学高级访问学者。
2008 年选聘为暨南大学应用语言学专业博士生导师,2011 年选聘为宁波大学“包玉刚特聘讲座教授”,2015 选聘为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云山杰出学者”(2019 年续聘)并认定为翻译学专业(认知翻译学方向)博士生导师和认知科学与语言研究博士后合作导师。曾任暨南大学外国语学院和宁波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在国内外学术期刊Cortex,Brain and Language, System, Cross Languages and Cultures,《外语教学与研究》、《外国语》、《现代外语》、《当代语言学》等发表论文60 余篇;出版学术专著及译著 8 部,编著国家规划教材 1 部(《应用语言学导论》),参编国家规划教材 2 部。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2 项及省部级人文社科项目 6 项。在研项目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认知翻译学视阈下的翻译过程研究”、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攻关项目“我国外语教育改革和发展研究”、广东省高层次人才项目“认知翻译学的理论及模型建构”。兼任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编委会成员、高等教育出版社认知语言学丛书编委会成员、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评估中心特约评审专家、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通讯评审专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项目通讯及成果鉴定评审专家,《外语教学与研究》、《外国语》、《现代外语》、《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中国外语教育》、《华文教育》以及《浙江大学学报》、《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等期刊特邀审稿人。中国认知语言学研究会、中国认知神经语言学研究会、中国心理语言学专业委员会、中国语言教育研究会等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第二语言加工专业委员会、中国生态翻译与认知翻译研究会、中国翻译与认知研究会等学会副会长, 学术集刊《翻译研究与教学》副主编。
发言题目:否定项的转换代价与显性否定及隐性否定翻译的认知机制
(The Switch Cost of Negative Items and the Cognitive Mechanism of ENCA and EACN Translation Process)
发言摘要:本研究以 Translog 为研究工具研究英语显性否定汉译(ENCA,English Negative,Chinese Affirmative)和英语隐性否定汉译(EACN,English Affirmative, Chinese Negative)的翻译转换过程,对比 ENCA 和 EACN 两个翻译过程中转换代价对翻译通达效应的影响。探究二语熟练度对转换代价和翻译通达效应的调节作用。转化代价是源语和译语两种语言在翻译的语言转换过程中相互竞争的成本或结果,翻译通达效应是指对翻译结果进行的评判,通过时间代价、准确率及翻译成绩计算。Translog 获取 40 名被试翻译显性否定 ENCA 和隐性否定 EACN 的640 组时间代价数据,结合教师评判给出的精准代价分值,探讨否定翻译的转换代价与通达效应之间的关系。
研究发现:1)英语隐性否定汉译 EACN 中否定项的翻译转换时间长、准确率低,其转换代价大于英语显性否定汉译 ENCA 中否定项的翻译转换,且英语隐性否定汉译 EACN 的通达效应显著低于英语显性否定汉译 ENCA 的翻译;2) 否定项翻译转换的时间代价与通达效应之间存在不对称性,准确代价比时间代价对翻译通达效应的影响更大;3)英语显性否定汉译 ENCA 和英语隐性否定汉译EACN 中,对应否定项汉译的时间代价与精准代价之间并不存在完全对应的正向相关,表明否定项翻译的转换代价具有复杂性,仅副词、名词、连词否定项产生稳定启动效应;4)二语熟练度对精准代价和通达效应具有显著的调节作用但并不影响时间代价。
就否定系统的翻译而言,对否定项词汇的提取与表征是译者翻译过程最重要的认知操作之一,其提取效率和表征结果能够反映译者的翻译能力。
孙三军,中国海洋大学英语系学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应用语言学硕士,美国肯特州立大学翻译学博士。现为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副教授、MTI 教育中心主任、刊物《翻译界》副主编。
2016 年入选“北京外国语大学中青年卓越人才支持计划”。研究方向是翻译实证研究、翻译技术;主要教授课
程为计算机辅助翻译;本地化与翻译项目管理;翻译研究方法与设计;汉译英; 商务经贸翻译;英语学术论文写作。目前已发表中文专著和译著各 1 部,在国际
翻译期刊发表论文 10 篇,主持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北京外国语大学青年学术创新团队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项目、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项目等多项课题。
发言题目:计算机辅助翻译工具用户体验评测
发言摘要:计算机辅助翻译(简称“机辅翻译”)已成为一种重要的翻译形式, 相关软件在语言服务业内的应用日见其广。目前国内外机辅翻译软件有 60 种以上。译员与机辅翻译课程教师所面临的一个问题是:哪些机辅翻译软件易用易学?本研究选择 SDL Trados 2019、memoQ 8.5、雪人 1.37 和 Tmxmall 等四款软件,采用主流 System Usability Scale 系统可用性标准问卷对其用户体验进行了评测。73 位北外研一 MTI 学生参与该调查,他们在使用这四款软件完成相同的任务(同时对电脑操作进行录屏)后进行了评测。本研究对机辅翻译软件的设计等提出了建议。
谭业升,复旦大学博士,上海外国语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外国语》编审,中国认知语言学研究会常务理事。
主要研究领域为认认知翻译学、认知语言学、语料库翻译学、汉学家翻译研究。曾主持国家级、省部级项目多项。目前已在外语类国家一级出版社出版认知翻译学专著2 部,在《外语教学与研究》《中国翻译》等国内外期刊
发表翻译学和认知语言学论文 40 余篇。为我国最早的认知翻译学研究学者之一。代表作品包括《跨越语言的识解》《认知翻译学探索:创造性翻译的认知路径与认知制约》等,有关论著曾被外语类专业期刊多次专文评价。现为多家核心期刊审稿专家。
发言题目:新时期汉学家的文学翻译隐喻观——兼谈认知翻译学理论体系的重建
发言摘要:认知翻译学不是认知语言学或心理语言学的应用分支。我们可以基于输入学科和研究对象给它一个暂时的定义。但是我们还需要重建翻译学理论的体系。不但从认知科学的语言认知观出发需要我们重新定义和定位翻译,新时期翻译生态的改变也倒逼理论体系的重建。翻译过程的认识历史,尤其是前学科的认识历史,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一部翻译隐喻的历史。在翻译生态发生变化的新的全球化历史时期,作为“中国文学走出去”实践重要组成部分的汉学家译者根据他们的翻译实践经验发展出新的隐喻。 这些隐喻突显了新时期跨文化传播实践的不同方面,集中反映了他们对中西语言文化强弱张力或冲突的处理策略以及对中译外多元语境的重新定位,正在塑造和重构中国文学外译的现实。
Youlan Tao, a professor of translation studies, a Humboldtian scholar (2009-2011) and a Fulbright scholar (2018-2019). She is currently teaching in the Department of Translation and Interpreting, College of Foreign Languages and Literatures, Fudan University. Her research interests include translation pedagogy, applied translation theories, eco-translatology, corpus-based translation studies, reception studies of translations of ancient Chinese classics. She haspublished three monographs, six co-authored textbooks, twenty translated works, and a number of papers in leading national and international academic journals such as Interpreter and Translator Trainer; Perspective, Babel, Translation Quarterly (Hong Kong), Chinese Translators Journal etc. She also acts as the reviewer and board member of Interpreter and Translator Trainer; Perspectives; Current Trends in Translation Teaching and Learning and the reviewer of Asia Pacific Interdisciplinary Studies.
发言题目:Eco-Translatology:Annotation and Application
发言摘要:Eco-translatology, as a new paradigm to translation studies, views translation as a broadly conceived eco-system in which such concepts as “translation as selection and adaptation”, “textual transplant” and “eco-balance” are all integrated into a whole entity. This paper intends to explain and clarify some core concepts of eco-translatology and present a system model of Eco-Translatology. And some examples are selected to illustrate how to apply this paradigm in translation theory and practice.
王建华,中国人民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师范大学认知心理学博士,兼任中国翻译认知研究会副会长,中国生态翻译与认知翻译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外语界面研究会常务理事。2012 年—2013 年任美国蒙特雷国际研究院高级访问学者,2015 年牛津大学短期访学研究。
主要研究方向:语言认知研究、口译过程认知研究、口笔译理论研究和话语功能认知研究。先后出版《口译认知研究》《口译心理学》等专著多部,在《光明日报》(理论版)《外语教学与研究》《中国翻译》《外语与外语教学》《外语学刊》等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相关论文 20 余篇,多篇论文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复印。近年来主持国家社科项目 2 项和多项省部级科研项目,同时,主持中国人民大学重大科研基金项目和品牌研究项目各 1 项。
发言题目:可能与边界:文化翻译传播学的理论建构
发言摘要:近年来,翻译的传播学研究日渐受到学界的关注,愈来愈多学者开始从传播学的视角研究翻译活动, 将翻译过程引入深层次的理论探讨。然总体而言,目前的翻译传播学研究依然处于萌芽阶段,尚未成长为一门真正意义的学科, 仍需大量开拓性的理论建构和实践探索。与此同时,在倡导文化“走出去”、提升文化软实力的战略背景下,如何推动中国文化海外传播、提升中国文化国际影响力成为新时代文化建设与发展的重要课题。翻译作为一种有目的的文化传播活动,是推进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增强文化传播质效的关键因素。鉴于此,本文基于传播学角度的理论阐释,探讨中国文化“走出去”过程中翻译与传播的内在关系,分析建构文化翻译传播学理论的现实可能、名称和身份归属,并从本体论和方法论的角度出发,厘清文化翻译传播学的研究边界与研究方法,旨在促进翻译跨学科研究的理论纽带形成,建设文化翻译传播学学科基本理论框架,从新的视角审视国家形象建构与文化传播能力建设。
文 旭,教授,西南大学外国语学院党委书记、博士生导师,中国生态翻译与认知翻译学会会长。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和“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项目”获得者。
任国际学术期刊 Cognitive Linguistic Studies(John Benjamins ) 及 Asian-Pacific Journal of Second and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Springer)主编,国际学术期刊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Language and Culture(John Benjamins)编委,《外语教育研究》(集刊)主编,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当代国外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文库”专家委员会成员,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认知语言学丛书”编委会编委。主要研究兴趣为认知语言学、语用学、语义与句法的界面研究、认知翻译学、外语教育学、课程设计与教材研究等。在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 120 多篇,出版学术专著或教材等 20 部,主持国家级等各级教学科研基金项目 15 项。
发言题目:Translation: A Type of Cognitive Construal
发言摘要:There are various ideas of what translation is. For example, translation is taken as a process, i.e. the act of producing a translation, or as a product, i.e. a translated text. George Steiner (2004: 1) even thinks that “Every language act is a translation”. The present paper, however, proposes that translation is a type of cognitive construal, and the process of translation is a process of cognitive construal operation. Cognitive construal is the ability of the translator to construe the source language and use different linguistic structures of the target language to represent it in text. This paper, within the framework of the construal theory, intends to explicate how to understand translation as a type of cognitive construal, and what is the purpose and principle of translation. The objective of translation is to maintain the cognitive topology between the source language and the target language. And the principle of translation is the invariance hypothesis which means that all the elements or factors in the source language should be mapped to the target language in the process of cognitive construal operation.
朱 源,文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
博士生导师,MTI 教育中心主任;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理事,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典籍英译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国李渔研究会特聘研究员,《孔学堂》英文译审, 牛津大学访问学者。
研究方向:典籍英译,翻译与比较文学。所授主要课程:汉语典籍英译,中西翻译史,中西翻译理论、英美文学、西方文学批评、口译实践等。发表论文 30 余篇,出版专著、译著、编著 40 余部。
发言题目:认知翻译学与生态翻译学视角下的典籍英译研究:过程与方法
(按姓氏拼音排序)
虚拟现实技术指导下的交替传译译前准备教学模式探索
巢玥
(陕西师范大学 讲师)
摘要:译前准备是交替传译学习中重要的子技能,决定了译员在口译过程中的认知负荷程度。认知负荷所需的能量越低,译员的翻译过程越顺利。传统口译教学的译前准备多由学生在课余时间自主完成,形式限于对口译主题信息的搜索和术语整理,质量具有较强的个人化特点,不利于教师对译前准备质量的监督。本研究通过实验,让被试译员按照口译主题自主撰写交传脚本,在虚拟现实场景中进行相关主题的口译实践模拟作为译前准备。实验发现,运用虚拟现实进行译前准备的译员的认知负荷需求相较于进行传统译前准备的译员低,且更能发挥程序性记忆的作用;而做传统译前准备的译员对口译实践主题的认知仍停留在陈述记忆阶段。实验得出结论,以虚拟现实的情境体验和角色扮演作为译前准备有助于减轻译员交替传译过程中的认知负荷。
生态翻译学视域下雪莉·布莱克英译《浮生六记》
陈琦
(东北大学 硕士研究生)
摘要:《浮生六记》是中国著名散文。其问世以来,不仅受到国内文学界的重视,也引起了国内外翻译界的关注,产生了很多译本。根据笔者的检索统计, 截至目前国内外共有四本《浮生六记》英译本,分别为 1935 年林语堂译本,1960 年雪莉·布莱克译本,1983 白伦和江素蕙合译本和 2011 年格雷厄姆·桑德斯译本。其中,雪莉·布莱克的译本与其它译本相比具有很强的特殊性。本文尝试通过生态翻译学理论,探究隐藏在雪莉·布莱克译本特殊性背后的原因。
多模态翻译研究与典籍英译
——基于漫画《论语》英译本的案例分析
陈世荣
(中国人民大学 硕士研究生)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multimodality has become a hot topic. More and more studies of multimodality can be found in fields of communication, linguistics, and translation as well. However, few them have combined multimodal translation and Chinese classics. In order to explore the influence of multimodality on the translation of Chinese classics, the research has carried out a case study of Tsai Chih Chung’s English comics The Analects of Confucius. It’s found that the translation of Tsai’s comics involves both monomodal translation and multimodal translation. Monomodal translation of verbal texts bridges the language gap, providing foreign readers access to Confucius thoughts. Meanwhile, multimodal translation of verbal texts and visual images provides more comprehensive information, linking Confucius thought with our daily life. More than that, the “3E” categorization of the relation between images and texts have been adopted to compare monomodal and multimodal translation. In Tsai’s English comics, images and texts are found to enhance each other mutually. Therefore, the multimodal translation of The Analects of Confucius is more competitive than monomodal translation.
认知语法视阈下的金庸武侠小说英译研究
——以《射雕英雄传》英译本为例
曹鹏
(南阳师范学院 副教授)
摘要:作为公认的、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中最有影响力的武侠小说作家,金庸在小说创作过程中,全面继承中国古典小说传统、充分吸收西方文学思想,开创了新派武侠小说先河,作品中蕴含了丰富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并以形式独特、情节曲折、描写细腻且深具人性和豪情侠义的艺术魅力而被尊为“世界华人的共同语言”。作为金庸先生的经典代表作《射雕英雄传》(四卷),目前已译出两卷,并在海内外引起巨大反响。
众所周知,翻译过程中,译者的先验知识/己有知识 (prior knowledge), 对于文本的理解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这种先验知识,可以是生活经验的,也可以是文本结构的。但从以上的研究现状来看,目前金庸武侠小说译介的研究明显带有文化批评特点,更注重宏观上的社会学批评与文化批评,缺少对译介活动实施者—译者的主体性考察和研究。
本研究将运用认知语法中的相关理论对《射雕英雄传》英译本(一、二卷) 进行分析研究,为金庸作品译本研究提供新的视角,为译者主体性研究提供建议。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汉语热词的英译
——以 2019 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的 10 个热词为例
陈艳霞
(四川外国语大学 硕士研究生)
摘要:政治文献作为中国重要的外宣材料,其翻译的质量会直接影响中国在国际社会的话语权和对外交流的能力。胡庚申提出的生态翻译学作为 21 世纪的新兴理论,为翻译界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来研究翻译活动。本文从 2019 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筛选了 10 个热点词汇,从生态翻译学下语言维、文化维、交际维层面阐释这 10 个热词的英译。经过分析,有几个热词未能较好地进行适应与选择的转换,同时希望有更多译者能注意到外宣材料的翻译,为讲好中国故事而努力。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的中国传统戏曲翻译
陈昱
(山西师范大学 助教)
摘要:戏曲作为中华民族的国粹,其发展源远流长,起源甚至可以追溯到人类文明的初级阶段,具有深远的艺术影响力,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之一。但相较于西方戏剧作品在中国的传播,我国的传统戏曲在海外传播的过程中却屡屡受挫,古朴雅致的语言经过翻译往往缺乏美感、词不达意。在全球化时代背景下,如何提高中国传统戏曲的翻译质量,加大优秀文化产品的出口,扩大传播途径,已经成为了一项新的课题。生态翻译学是一种新兴的翻译研究范式,在全球生态文明的思潮下,创造性地将生态学中“环境”“共生”“适应”“选择”等概念引入翻译学范畴内,极大地推动了翻译理论的丰富和发展。本文将以生态翻译学为理论框架,从译本(“文本移植”“多维转换”“多维整合”)、译者(“译者责任”“适应选择”“译有所为”)和译境(“平衡和谐”“议事三段”“关联序链”)三个层面来探讨中国传统戏曲翻译的发展与策略。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的张爱玲自译《金锁记》
崔静静
(德州学院 副教授)
摘要:张爱玲是中国 20 世纪文学史上才华横溢的作家和翻译家,她将自己的很多作品相应翻译成英文,形成翻译界奇特的自译现象。该文从生态翻译学的视角出发,对张爱玲的翻译理念和《金锁记》的英译本进行解读,指出张爱玲的翻译理念与实践都体现了生态翻译学中“译者中心”、“选择适应”等概念,在翻译《金锁记》过程中,张爱玲充分展示了自己的适应能力,选择能力和创造能力。《金锁记》的英译本成功地实现了“三维”适应性选择转换,是整合适应度较高的翻译。
构建大学英语口译教学多元化评价体系之浅析
崔澍
(中国民航大学 副教授)
摘要:囿于传统教育理念,当前大学英语口译教学评价的局限性愈益突显, 无法适应新形势下英语口译人才的需求目标,构建更为科学的英语口译教学多元评价体系,切实增强英语口译教学针对性、有效性,是大学英语口译教育教学改革的必然选择。
一、一元化、低层次的口译培养模式无力满足市场对多元化、多层次口译人才的旺盛需求
二、现有口译评价模式滞阻了口译教学多元化目标的达成
(一) 多元化评价的理论溯源及教学实践需求
(二) 当前大学英语口译教学评价的不足1.一维的评价主体令评价客观性存疑
2.静态的终结性评价无法观照动态的教学过程
三、建构大学英语口译教学多元评价体系的现实思考
(一)将形成性评价作为重要元素纳入多元评价范围
(二)终结性评价在多元评价体系中居于主体地位
(三)口译实践评价为英语口译教学多元评价的应然要素
(四)口译加分评价是英语口译多元评价的有益补充
信息科技英语中模糊语的翻译策略探
邓诗雨
(重庆邮电大学 硕士研究生)
摘要:恰当地使用模糊语能使科技文本语言更严谨、更科学,而由于语言之间的差异,在翻译模糊语时,需要考虑语言对之间模糊程度的不同。本文以最新的信息科技英语文本及其汉译文为语料,考察文本中典型的模糊语词、模糊句子意义及其汉译方法。通过认知和语用分析,并兼顾美学特征,总结出零翻译、以模糊译模糊、以精确译模糊等几种翻译策略。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的热词新词翻译
丁丽杰
(郑州大学 硕士研究生)
摘要:热词及热词作为一种词汇现象,反映一个国家、一个地区在某一个时期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和事物。它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通过语言、文字以及网络图片等形式,反映一个时期的热点话题及民生问题。然而因其时代性及创新性, 翻译难度可见一斑,本文将以本土翻译学—生态翻译学为导向,重点以“三维” 转换及翻译批评“事后追惩”,为基础展开,使得热词的翻译版本在译文新的生态环境中得以存活并长存。
“汰弱留强”——生态翻译学视域下国内
《哈姆雷特》译本的“事后追惩”分析
董洪远
(东北大学 硕士研究生)
摘要:本文以生态翻译学话语体系为指导,从“事后追惩”视角对国内《哈姆雷特》译本进行总结与分析。通过对各译本的翻译策略及风格、出版现状、译本研究现状、读者评价、《莎士比亚全集》及中小学教材的收录情况进行统计与分析,总结出“不适”译本与经典译本的形成原因,旨在为今后的《哈姆雷特》重译提供参考与借鉴。
贾平凹作品“走出去”之生态译介策略研究
冯丽君
(商洛学院 副教授)
摘要:在生态翻译学理论的指导下,中国现当代乡土作家杰出代表贾平凹的作品要想真正“走出去”必须协调翻译前译介主体的选择、翻译中译者对翻译策略的选择,以及翻译后译作传播途径的选择等各个环节,注重维系整个翻译过程的生态平衡,构建平衡的生态译介模式,从而使贾平凹作品的译介达到最佳效果, 保证译作的生存和长存。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的《无名的裘德》中译本(张谷若译本)研究
何亚洁 刘振前
(青岛工学院 讲师 山东大学 教授)
摘要:《无名的裘德》是英国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家托马斯•哈代的最后一部长篇小说,深受文学家及普通读者的关注和喜爱,目前已出版多个中文译本,其中张谷若先生的版本较为经典、传阅范围也较为广泛。不过,近年来国内部分学者在研究张先生的译文时指出,他在译文中过度使用胶东方言及汉语四字格短语,整体翻译策略过于归化,没有考虑翻译过程中需要遵守的忠诚与适度原则。由此,本文将从生态翻译学的角度分析张谷若先生的《裘德》译本,揭示他在翻译过程中对《裘德》呈现的翻译生态环境所做的适应,及其翻译策略选择的深层原因。
显性否定和隐性否定翻译的通达效应:转换代价和抑制控制视角
侯敏 卢植
(太原科技大学 讲师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教授)
摘要:本研究在 640 组转换代价数据和译者对否定项进行思维转换的抑制控制能效数据基础上研究其与显性否定和隐性否定翻译通达效应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隐性否定中否定项的翻译转换时间长、准确率低,其转换代价大于显性否定中否定项的翻译转换,通达效应显著低于显性否定翻译。否定项翻译的转换代价与通达效应之间存在不对称性,译者抑制控制能效对翻译通达效应的影响比转换代价大;显性否定和隐性否定中,对应否定项汉译的转换代价与抑制控制能效之间并不存在完全对应的正向相关性。否定项翻译的转换代价具有复杂性,仅副词、名词、连词的否定项产生稳定启动效应;二语熟练度对抑制控制能效和通达效应具有显著的调节作用,但并不影响转换代价。该结论为翻译能力研究和抑制控制能力研究提供借鉴。
基于语料库的 “柔性翻译”策略实证研究
胡伟华
(西安工程大学 教授)
摘要:“柔性翻译”是跨文化翻译政治策略的主要实现手段之一。本文以平行文本语料库为研究工具,以 2014-2018 年 5 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及官方翻译为语料,采用 word, Excel 以及 AntConc 语言分析软件,对政府工作报告中的柔性翻译进行系统性实证研究,以期为中华学术外译及政府外宣翻译的政治策略提供借鉴。基于语料库对“柔性翻译”理念进行研究和验证,突破了以往语料库翻译研究中只注重语言层面研究与分析的局限性,将源语作者和译者以及读者的社会文化身份、民族身份、价值观和情感认知纳入考查范围,体现了跨文化翻译的交际多元性和多民族共通性,拓宽了语料库翻译学研究的范围和功能。
从现代中医术语的英译看玄奘“五不翻”原则
胡茜
(河南农业大学 讲师)
摘要:中医学包含了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事物和概念,它反映着我国特有的文化,是中华文化的独特象征。中医文化的对外输出在我国软实力发展和让中国文化走出去的过程里扮演着重要角色,具有独特文化内涵的中医术语英译成为其中的核心问题。中国传统译论中的“五不翻”原则是我国唐朝高僧玄奘大师在大量佛经翻译实践基础上总结出的翻译原则,是针对佛经梵语本土化中保留原音不予翻译的重要指导原则,不仅对佛经翻译活动具有重要指导意义,还对典籍翻译研究具有承前启后的指导意义。中医药术语在英译过程中,同样存在保留原音还是译入目标语言的困扰。本文拟从“五不翻”原则分析着手,结合中医学体系所独有的基本概念和术语的英译,讨论“五不翻”原则对中医术语英译的指导价值, 并对其作为传统译论精髓的现代转化及应用提出个人的观点和看法。希望通过本文的探讨,可以丰富玄奘“五不翻”原则的内涵,增强其生命力,为现代英译工作提供一个新的思路。
《道德经》英译的认知模式研究
滑彦立
(中国人民大学 博士研究生)
摘要:文章从罗杰·贝尔的认知翻译视角,分析《道德经》英译过程中译者应具备的知识和能力,信息处理,心理记忆和意义再现的过程,以期能对中外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认知心理结构有更清晰的认识,从而对典籍英译到底该谁译这个问题上有很好的认识。
生态翻译学的建设性后现代思想研究
黄春芳 文旭
(西南政法大学 教授 西南大学 教授)
摘要:本文探讨建设性后现代主义视域下生态翻译学的后现代思想。生态翻译学发展至今取得了不少成绩,但其研究目前面临着一些困惑,比如其理论基础到底是什么。基于此问题,本文将挖掘其理论根基。通过建设性后现代主义对此的关照,本文发现生态翻译学具有建设性后现代主义的特质,其后现代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研究的生态学路径、翻译生态环境的多元整合性、翻译活动主体与翻译生态环境的动态平衡性以及研究范式的开放性。作者期望本文的探讨能为生态翻译学的发展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英韵三字经》之“三维”融合研究
黄春莲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 讲师)
摘要:生态翻译学认为在“多维度适应与适应性选择”的原则下,译者主要集中在原语和译语系统中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三维”生态环境里文本的移植和适应性选择转换。笔者以此为基础创新提出“三维”融合生态翻译法,即: 译者要成功构建原著—译者—译著之间“整体和谐共生”的生态翻译系统,不仅要考虑原著和译著之间的“三维”转换,更要注意到其“三维”之间的有机融合。论文以采取“三词格偶韵体”翻译策略的《英韵三字经》为例旨在论证“三维” 融合生态翻译法是创作经典译作的有效方法。在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战略大背景下,对推动中国经典文学的翻译与传播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发展与融合:生态翻译学和语言模因论
黄慧,岳好平
(湖南农业大学 讲师 湖南农业大学 教授)
摘要:生态翻译学和语言模因论在译学领域的探讨方兴未艾,且两者存在共同理论基石——“适应/选择”说。在解读生态翻译学和语言模因论的系统理论机制基础上,探索其发展趋势,挖掘两者在哲学理据、基本原理等方面的共质层,提出“生态模因学”观点,进一步论证其在翻译三阶段即译前准备阶段,译文生 成阶段和译本传播阶段的解释力,有助于实现翻译模因生态环境的和谐与统一。
《道德经》中“上”与“下”的隐喻意义及四译本的差异性研究
黄晓云
(北京交通大学 硕士研究生)
摘要:《道德经》从古至今一直为世人所推崇,其中的哲学理论更是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本文便以《道德经》为研究对象,探究其中“上”“下”意义所蕴含的隐喻用法(伦理道义、权力地位、方位指示与经验知识),以及“上”所含有的特殊用法,并对其四个英译版本(韦利、理雅各、林语堂、刘殿爵)进行定量统计,加以定性分析,通过四个版本分别对“上”“下”的翻译对比后发现: 在“上”“下”本义上,四译本都采用相同的理解方式,但是在一些特定的语境中,四种版本不尽相同。韦利青睐于使用本义,理雅各则带入了个人情感,引入一些情感性的动词。林语堂对“上”“下”的翻译变化多样,相对而言,刘殿爵的翻译变化较少。不同的译者所采取的翻译策略不尽相同,但与自身对作品的理解,传达意图和读者群体分不开。如何将译本更加贴近原文所传达的意义,就需要了解文字背后的文化,必要时更可以加入某些带有情感色彩的词语进行表达。
殊途同归:翻译认知研究中的计算翻译学与认知翻译学
金胜昔
(东北师范大学 副教授)
摘要:翻译认知研究发轫于西方,是在“翻译心理学(或认知心理学)和基于认知语言学的翻译认知研究等跨学科理论基础上逐步建立起来的”(卢卫中、王福祥 2013:607)。总的来看,主要包括计算翻译学和认知翻译学两条研究路径。认知翻译学的研究路径主要是认知语言学视域内的翻译研究,强调翻译的认知过程具有“体验性(embodied)、嵌入性(embedded)、生成性(enactive)、延伸性(extended)和情感性(affective)”等特点。计算翻译学主要是对翻译活动采取信息加工的研究路径,多采用先进仪器作为研究工具,注重实验手段的有效性和科学性。而认知翻译学则多强调综合研究的方法,即内省加实证的研究手段。计算翻译学与认知翻译学尽管研究方法各有侧重,但二者殊途同归,都致力于揭示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大脑这个“黑匣子”中所发生的奥秘。
生态翻译学研究的文化高度
赖柏舟
(北京邮电大学 硕士研究生)
摘要:生态翻译学是由胡庚申教授提出的一种翻译范式,运用生态学的理念对翻译进行研究,其中有提到翻译策略上的语言维、文化维、交际维三维转化, 有提到译者中心、译者责任等对翻译“诸者”的研究。通过检索中国知网收录的论文数据得知,生态翻译学理论的运用多处于对翻译策略、翻译技巧的研究,对翻译背后的文化研究的数量则偏少。由此可以得知生态翻译学理论在翻译文化研究层面涉入还较少。本文通过尝试对生态翻译学运用的论文及生态翻译理再次研究,尝试着找寻生态翻译学可能存在的文化分析高度,尝试为日后的翻译策略与文化研究提供新思路。
译诗的话语:文学与外交场域中的汉诗英译
李东霖
(中国外文局北京中外翻译有限公司)
摘要:在当今外交翻译场合中,频频有古诗词出现,传递着大国声音和话语, 原本具有文学性质的诗歌被赋予新的外交意义与使命,引起广泛关注。外交翻译和文学翻译本质都为翻译活动,却因所处社会场域不同而产生巨大分化:外交场域翻译具备其特有的政治性、复杂性、严肃性等属性,集中体现在场域性质、目的、过程、译者、评判标准等诸多方面。从布迪厄的社会学理论视角来看,基于文化艺术场域的特殊结构,依照外交惯常的翻译惯习存在减损诗歌风韵、引起对中国诗歌文化的误解的风险;而文学的译法在外交场合需顾忌外交原则,只可借鉴,不能照搬,因此译文不能平衡二者关系、往往无法达到外交标准又折损了文学内涵的问题亟待解决。本文拟着眼于两种语境的异同和发展趋势,以社会学的视角分类、总结、分析并对比外交与文学场域的汉诗英译实例,融合外交翻译作为硬实力的风骨,与文学翻译作为软实力的血肉,意图让中国诗歌以新的面貌呈现,在文学译诗中塑造中国政治形象与价值观,在外交译诗中注入人情与文化底蕴。
化境新解:“化境”理论在中国古典诗词英译中的现代应用
李响
(中国人民大学 博士研究生)
摘要:“化境”是钱钟书先生基于自身翻译实践总结出的文学翻译理论,也被看做是一种翻译评判的标准和的指导原则。与传统译论多关注翻译过程中文字层面的得失不同,钱钟书先生从更宏观的文化交流的角度出发,引入“媒”、“诱”、“讹”三个概念,以阐释翻译的功能。在当前大力推广中国传统文学文化的时代背景下,传统译论的现代转化成为中国传统翻译理论发展的重要议题,符合中国翻译学科发展的需要。摆脱该领域研究多集中于结合“化境”与西方翻译固有思维模式,突出“化境”在翻译的文化交流过程中的指导作用,成为“化境”研究的一种新思路。本文将以中国古典诗词英译为研究主体,以保留其“意象丰富”、“用语简练”以及“格律整齐”的文本特色和文化内涵为前提,以具体实例分析不同译者在诗词翻译这一特殊领域的方法与得失,进而对“化境”进行现代化演绎论证,提出 “化境新解”,以期在文学翻译的诗词英译领域能为译者提供更为细致、更具针对性的指导,让西方意识形态背景下的受众真正理解英译汉诗中的文化内涵,对我国传统译论的现代转化研究和“中国文化走出去”在翻译层面提供新的思路。
从吉尔的口译模型看交传中译者的精力失衡现象
李凡
(中国人民大学 硕士研究生)
Abstract: Consecutive interpreting generally comprises listening, comprehension, note-taking, short-term memory and speech production. This requires the interpreters to allocate their effort towards all procedures listed above. In real interpreting, however, there are different degrees of imbalance in effort allocation, such as high information density surpassing cognitive load, overpressure in short-term memory and paying attention to the listening and analysis rather than note-taking, etc. The inexperienced students of MTI and MA are often troubled by these problems in particular.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present training model of interpreting students, the author selects Gile’s Interpreting Model (including the Effort Model and Comprehension Equation) as theoretical basis to analyze the consecutive interpreting performance of the translation postgraduates (including MA and MTI) in RUC. Specifically, this paper attempts to answer the following research questions: a) What are the specific effort allocation difficulties in interpreting process? b) On what account does the interpreter fail to balance his/her mental energy in interpreting? c) In light of Gile’s Interpreting Model, how do the interpreters choose the strategy or methods before and in the interpreting process? This paper concludes that typical interpreting failures among students are misinterpretation, redundancy and dysfluency and the lack of language and extra-linguistic knowledge, insufficient comprehension and disordered notes are the corresponding causes. Also, ways of improving interpreting performance are also discussed: preparation of language and extra-linguistic knowledge, proper omission and note-taking strategies.
By studying the effort allocation problems in consecutive interpreting, this paper hopes to fill the gap in previous interpreting effort imbalance and offer suggestions to the interpreting students. With more targeted and intensive practices, they could better play their bridging role as professional interpreters in future.
眼动技术下字幕研究的问题与展望
李静
(中国人民大学 博士研究生)
摘要:眼动追踪技术由于能够客观反映大脑的认知加工活动,且具有较高的生态有效性,而被广泛应用于认知心理学领域。上世纪八十年代眼动追踪技术已经被心理学家应用于字幕研究之中,以考察多模态文本的阅读行为及认知加工机制。上世纪九十年代晚期,字幕研究已成为多模态文本研究领域中最重要的研究主题。本文将从追踪技术的基础理论和发展历程出发,对国外近二十年眼动字幕的研究内容进行梳理,总结字幕研究中的常见眼动指标,着重分析影响字幕加工的主要因素,提出当前研究所存在的问题。最后结合国际研究动向,提出眼动字幕研究方法及内容的前趋势,以期为国内多模态信息加工机制研究提供参考。
认知语境下语用功能的重构
——以《三国演义》英译本中的“酒”为例
李鹏辉
(北京语言大学 博士研究生)
摘要:本文穷尽性识别《三国演义》全 120 回中 347 个与汉字“酒”相关的词条,对其使用的语境进行归类,在不同语境当中将其语用功能归纳为信息功能、情感功能和施为功能,研究结果表明,经过译者认知语境重组假设,充分发挥译者在原文和译文中的主体作用,采用转换顺应、释义顺应和直译+注释顺应的翻译策略,可以减少跨文化翻译中的文化亏损,在目的语中实现语用的最大关联, 从而原文作者的意图与译文读者的期盼趋近吻合。
基于双语抑制控制模型的不同熟练水平汉法双语者的法汉翻译能力的实验研究
李昊
(中国传媒大学 硕士研究生)
摘要:本研究采用认知科学的实验范式,对不同熟练水平的汉法双语者进行同等难度法汉翻译任务时能力的差异进行研究。研究基于双语抑制控制模型,采用 2x4x2 的三因素混合实验设计,熟练汉法双语者和不熟练汉法双语者分别完成系列的 Stroop 色词翻译任务,对二者进行法汉翻译任务时双语抑制控制能力的差异进行考察。对所得数据从平均正确反应时多因素重复测量和平均错误率多因素重复测量两个维度进行多维方差分析。进行同等难度的法汉翻译任务时,熟练汉法双语者的双语抑制控制能力高于不熟练汉法双语者。
适应选择论视角下中国生态文化的英译策略研究
——以党代会文献翻译为例
李晓旭
(内蒙古工业大学 硕士研究生)
摘要:全球化发展的背景下,日益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受到国际社会越来越多的关注。在此背景下,中国大力发展生态文化,即中国建设和发展生态文明的文化。翻译中国生态文化,有助于推动中国同世界各国在生态领域的合作。生态翻译学提出适应选择论,即译者在翻译过程中要适应翻译生态环境,并依此选择出最佳的译文。本文试图从生态翻译学适应选择论的视角,分析十七大、十八大和十九大报告中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内容的英译本,讨论中国生态文化英译的策略,以期探索生态文化词汇和句法的英译方法,为翻译类似文本提供参考。
从中医古籍的语言特点论其英译问题
李孝英
(西南交通大学 教授)
摘要:如何向世界正确传播中医文化,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中医话语传播体系, 是值得中医学界和外语翻译界予以高度重视的问题。本文着重分析中医古籍语言的隐喻性、整体性、哲学性、运动变化规律性等特点,并根据中医是一门经验科学的根本点,提出了在英译中医古籍时应该遵循的一些翻译原则和方法,以期有利于更加准确有效地翻译晦涩难懂的中医古文以及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中医话语 传播体系的构建。
翻译课堂教学的认知和谐原则
李占喜
(华南农业大学 教授)
摘要:目前,在国内外翻译界和语用学界对于翻译教学应遵循的原则鲜有涉及,前人的研究主要聚焦对学生的培养目标、培养过程、教育理念、教学方法等方面做出客观、静态的描述,但未从认知思维方面,探讨教师译者如何掌控翻译课堂教学跨文化动态现场的教学活动。笔者在“翻译课堂教学的关联顺—应研究路向”(2014)的框架内,对该方面进行探讨,尝试提出“翻译课堂教学的认知和谐原则”:基于翻译课程教学大纲的教学活动安排、教案撰写,课堂学生之间、师生之间讨论等一切教学活动必须聚焦于:培养学生译者习得良好的语用交际翻译能力;把学生译者的认知思维方式调适到正确认知处理作者的信息意图和交际意图,以及作出语言选择确保译文读者认知和谐的思维路向上来;所有教学活动的最终目标,必须使教师译者和学生译者的利益最大化,不会使双方产生心理上的压力。该原则对于我们从语用学的角度,在认识翻译课堂教学过程,指导学生翻译实践方面,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译者的适应和选择
——以《尤利西斯》两汉译本为例
刘晓颖
(天津科技大学 硕士研究生)
摘要:“翻译即适应选择”是生态翻译学的核心理念之一。《尤利西斯》两汉译本译者的翻译目不同,译者做出的适应选择也有差异。分析发现,在《尤利西斯》翻译中,两译本都在语言层面做出了相应努力,萧乾、文洁若译本在文化层面较适应原文,金隄译本在交际层面做出的贡献更大。
中国译学语境下的生态翻译学构建:融合、创新与问题
刘曌龙
(南开大学 硕士研究生)
摘要:生态翻译学是完全由中国学者提出的译学理论,体现了中国学者在新时代构建中国译学理论的积极性。它融合了西方的自然科学理论和传统的东方生态智慧,试图从一个新的角度对各种翻译现象做出阐释,为翻译研究提供了新的方法,丰富了中国译学理论体系。同时,生态翻译学在其构建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1)缺乏稳定的理论根基,初期缺乏对其所借用理论的严格审视,而其不同时期的理论又缺乏内在的联系性和继承性;(2)缺乏在译学理论体系中的明确定位,其自称为“一般翻译理论”,实则横跨理论研究、描述研究和应用翻译研究三大领域。国内学界对于生态翻译学缺乏宏观动态的批判性认识,功利性利用该理论的居多,从事理论本体研究的偏少。这些问题折射出中国译学理论构建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影响了中国译学理论在国际学术界的进一步接受和运用。
生态翻译学视阈下政治文本翻译研究
——以习近平关于中国改革开放 40 周年的讲话为例
梁树梅
(中国人民大学 硕士研究生)
摘要:生态翻译学作为一门新兴的翻译理论,为政治文本的翻译注入了新的活力。该理论强调最大限度地发挥译者的主观能动性,在翻译的生态环境中进行更好的适应和选择,从而产生高度整合的翻译文本。本文运用生态翻译学理论, 以习近平主席在中国改革开放 40 周年之际的讲话为例,从翻译过程中的语言维度、文化维度和交际维度分析译者的适应和选择,试图找出政治文本翻译中译者适应和选择的规律,并提出生态翻译学视角下政治文本的翻译策略。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中国特色词汇翻译研究
——以学习强国 App“每日一词”板块为例
刘晓茜
(齐鲁工业大学 讲师)
摘要:生态翻译学以选择与适应原理为理论基础,强调从生态视角处理原语、译者和译语、读者之间的生态关系,以期取得各方之间的互动交流与生态平衡。中国特色词汇是中文独有的语言现象,尤其在政治文献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故其译文的质量将直接影响中国国际形象的塑造与展现。本文基于学习强国 App 中“每日一词”板块出现的中国特色词汇,以生态翻译学的选择与适应原理为指导,从词、句等层面对典型案例进行分析与研究,旨在为生态翻译学视角下同类文本的翻译提供借鉴,从而为“讲好中国故事,展现大国形象”做出贡献。
生态翻译学“三维”在方言英译中的策略研究
——以《黑氏》英译本为例
刘虹邑
(西南科技大学 硕士研究生)
摘要:《黑氏》是中国当代作家贾平凹的代表作之一,文中大量陕西方言在译文中怎样找到对应的表达与如何引起目标读者的共鸣困扰着很多译者。通过生态翻译学的“三维”转换视角可以择出适当的翻译策略,对文中方言进行忠实准确传神的翻译,能够扩大生态翻译学更大的应用范畴,为中国乡土文学作品的外译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以期通过优秀的英译本达到文化之间的交流、融合与共铸,为中国优秀文化外译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学生译者“语言风格”传译过程中的元认知策略研究
陆秀英
(华东交通大学 教授)
摘要:语言风格是指因交际环境和目的的不同,选用一些适用于该情境和目的、具有某种特征的语言表达形式和手段,具体通过词汇、句式、章法等层次体现。基于翻译的“忠实”与“可读性”,译文中尽可能传译出原文的语言风格是译者追求的一大目标。本研究通过问卷、有声思维等方法,对学生译者处理语言风格时的感知、注意和理解过程进行探究,着重分析他们在语言风格传译时的元认知知识和元认知策略,如计划、监控和评估策略的运用。该研究旨在通过了解学生译者“语言风格”传译过程中的元认知策略,加强翻译教学中元认知策略的相应指导。
生态翻译学复杂性思想的复杂适应系统阐释
罗迪江
(郑州大学/广西科技大学 教授)
摘要:从复杂适应系统理论理解生态翻译学研究的性质,就是试图寻求生态翻译学蕴藏的“适应性造就复杂性”的思想特性。因此,生态翻译学探讨的核心问题是如何在复杂的翻译生态环境中揭示翻译的生成性特征,即翻译的“受限生成过程”。如果把“受限生成过程”看作是生态翻译学研究的模型,那么生态翻译学所探讨的“受限生成过程”思想则折射出一种新的研究范式——复杂性思维范式。简而言之,生态翻译学研究的复杂性思想可以从复杂适应系统理论的研究思路中得到挖掘与理解。
《红楼梦》“人是植物”隐喻的映射网络及西语翻译研究
罗莹
(常州大学 讲师)
摘要:虽然小说《红楼梦》中“人是植物”隐喻在数量和地位上均较为突出, 但目前却尚未形成足够的相关研究。本文在概念隐喻理论的基础上分析小说原文中“人是植物”隐喻的映射网络,并探讨其西语翻译的问题。本研究按照修改版MIP 程序自建小型汉西平行语料库,包括 160 个从小说原文和两个西语全译本中采集的所有“人是植物”隐喻例证。研究得出如下结论:1)该隐喻在小说汉语原文中形成了复杂的三层映射网络;2)整体而言,原文中 “植物”(源域)与“人”(目标域)之间的映射关系在西语译文中流失较多,然而在上下文中相对凸显的映射关系则得到高度保留;3)在 26.9%的语料中赵振江、加西亚·桑切斯重译本与拉乌埃尔译本之间存在明显区别,重译倾向于保留原隐喻形象,用词更为精确,文化敏感度更高,更加注重同一语境下隐喻意象间的内在协调性,同时对隐喻形象描述的详细度更高。
国内口译认知研究的文献计量研究(1998-2019)
——一项基于口译工作记忆相关文献的分析
任岳涛
(中国人民大学 博士研究生)
摘要:口译认知研究是近年来国内外口译研究的热点。口译工作记忆是口译认知研究中受到研究人员关注较多的主题之一。本研究选取 1998 至 2019 年间国内口译工作记忆研究的相关期刊论文、会议论文和博士学位论文,构建了口译工作记忆研究的文献数据库。通过文献计量分析的方法对相关文献的研究主题、研究方法和研究前沿进行了分析,从工作记忆的角度对国内口译认知研究的基本态势和发展趋势提出了几点思考。
壮族传扬歌英译文本中的生态美赏析
苏慧慧
(玉林师范学院 讲师)
摘要:体现生态美学是生态翻译学中的“五大”生态理性之一,是翻译研究过程中在宏观层面或微观层面都追求的“ 对称”“ 均衡”“ 对比”“ 秩序”“节奏”“韵律”等这些审美要素和生态审美原则。壮族传扬歌以歌的形式表达深刻的生活哲理和为人处世的行为准则,具有劝喻与教化功能,是壮族的文化瑰宝。《壮族民歌选译(壮汉英对照)》选译的传扬歌都是五言歌,对仗工整、韵律优美、押韵规律,具有音美、韵美、形美等特点,英译时力图遵循其“对称”“均衡”“秩序”“节奏”“韵律”等审美原则,体现了英语文本的生态美。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官方发言汉英翻译研究
以《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建设美丽中国》英译本为例苏园园
(郑州大学 硕士研究生)
摘要:21 世纪,跨学科研究兴起,生态翻译研究的思潮席卷各大学科。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习近平为首的我国官方领导人的讲话、批示等也多以生态文明为主题。笔者认为,目前官方发言的汉英译本,可能在翻译之初并没有以生态翻译学的理论和策略为指导。那么,生态翻译学的理论与策略究竟能否够指导官方发言的汉英翻译呢?本文围绕生态翻译学译有所为的翻译理论和“掏空” 再现、“补建”的翻译策略,以《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建设美丽中国》英译本为例,论述了译有所为的“为”在建设美丽中国中的具体所指,并分析了建设美丽中国、十一五规划等的多种翻译版本与生态翻译理论和策略的切合之处,旨在分析和论证生态翻译学的理论和策略能否以及是如何指导我国官方领导人发言的汉英翻译的。
认知视角下的隐喻翻译研究
谭玲
(四川外国语大学 硕士研究生)
摘要:隐喻研究一直是翻译研究的长青藤,近年来,随着翻译研究的跨学科融合,如逐渐与心理学,认知学,社会学等结合。随着与认知语言学的结合,隐喻研究也上升到认知层面,隐喻研究突破了传统一直被视为一种修辞手段的研究局面,本文首先介绍了认知层面下的概念隐喻,隐喻与翻译的相互作用,还有翻译概念隐喻的策略。
认知翻译学视角下的识解机制研究
——以《枫桥夜泊》的翻译为例
田佳鑫
(重庆邮电大学 讲师)
摘要:认知翻译学是一门将认知语言学与翻译研究相结合的学科。翻译包括两个过程:原文的理解与译文的产出,译者对原文的理解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译文的产出。而认知语言学提出的识解机制(包括辖域、背景、视角、突显、详略度) 解释了语言表达的主观性,有助于译者加强对原文的理解。文章利用认知语言学中的识解机制探讨翻译的两个过程,以《枫桥夜泊》两个英译本为例,分析翻译过程中译者的认知机制。
从认知语境下的原型范畴理论视角探讨无本回译
——以彼得·海斯勒《江城》两译本为例
童蕾
(四川外国语大学 硕士研究生)
摘要:目前,对无本回译的研究除了以具体作品为蓝本,在文本的基础上进行归纳总结,得出规律性结论外,就是从规范论、文化调适和互文等角度来进行考察,还未有人从认知角度出发来进行研究。本文针对术语混用现象对无本回译概念进行了厘定,并从《江城》两译本入手举例说明了原型理论对无本回译的解释力。
从“翻译链”到“生态圈”:翻译过程中的生态结构
王宏军
(上海电机学院 教授)
摘要: 翻译是语言的转换,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文化是人类活动的积淀, 而人类又是自然界的一部分;翻译活动是人类交际行为的一部分,它与自然界的活动是关联和通融的。由此,翻译活动与自然界之间存在“翻译——语言——文化——人类自然界”这一“关联序列”(sequence chain)。从翻译研究的“语言转向”到“文化转向”,证明了翻译研究的视角转向和视野扩展的轨迹。上述的这种从“翻译”到“自然界”的“关联序列”(翻译链)也证明了翻译的“生态转向”的客观性及路径。本研究依据生态翻译的基本理论,通过解读翻译的这一“关联序列”,力图勾画出翻译的“生态圈”,针对翻译过程的生态系统,解读翻译过程中的那些生态系统的控制条件,说明翻译活动过程中的生态结构。
汉英翻译和英汉翻译的差异
王建国
(华东理工大学 教授)
摘要:本文认为,译者不论在宏观和还是微观的翻译策略方面都受到了他们各自母语思维方式的影响,面对以结果为取向的英语,汉语为母语的译者在英汉翻译中往往采取扩展策略,相反,面对以过程为取向的汉语,英语为母语的译者在汉英翻译中往往采取压缩的策略。尽管限于篇幅,我们并没有罗列更多的证明, 也限于统计手段的缺失,我们无法给出一个数据,但我们认为,这个结论基本是合理的。
长期以来,我们一直困惑,优秀的翻译家为何能做出高质量的翻译,尤其是一些持翻译理论无用论的优秀翻译家是如何从事翻译实践的。我们认为,本文在一定程度上回答了这个问题,即翻译家做翻译主要是依赖他们对语言的直觉,而这种语言的直觉源于他们的思维方式,只要他们采取的翻译策略符合译语的思维方式,就很可能受到译语读者的喜爱。这同时也解释了一些翻译家的理论与实践之间存在矛盾的现象。当然,我们这里并不是否定翻译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 而是想说明翻译理论必须来源于实践,且真正地反映了实践,才能正确地指导实践。本研究还说明两点:第一,在汉英翻译教学中,教师首先要告诉学生,好的翻译应该是先了解两种语言的思维方式,经过思维方式转换之后才着手翻译。上来就谈直译、意译等方法或策略、词类转换等技巧到底有多大,是值得反思的。毕竟,译作中看到的各种翻译现象是思维转换之后经历了各种压缩或扩展策略之后的结果。第二,我们要认真审视,西方翻译理论在中国的适用性问题。本研究可能引发一个问题:是不是所有的扩展和压缩都可以通过本研究得到解释。答案显然是否定的。本研究主要反映译者受到自身母语思维方式的影响而做出的翻译行为,并不能完全反映一些当下意识形态对翻译实践的影响,尤其是在篇章改造方面。意识形态对翻译实践影响的研究,中西方学者都已取得了较为丰富的成果,但本研究却提示我们,对具体的双语转换而言,需要加强与语言、思维等方面更为基础的研究,毕竟意识形态的问题是宏观的,无法直接涉及具体双语转换中的本能操作。当然,我们不能苛刻不懂汉语的西方人来研究中西思维方式的差异, 但中国学者必须承担这个基础工作的研究,否则无法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给翻译理论与实践的研究带来指导。
生态翻译学多维转换视角下《月亮和六便士》傅译本和李译本的比较研究
王丽
(郑州大学 硕士研究生)
摘要:基于生态翻译学的多维转换视角,以《月亮和六便士》的傅惟慈译本和李继宏译本为研究对象,运用对比分析法,通过实例对比,分别分析了两个译者在语言维、文化维、交际维、语用维,以及风格维方面的转换程度。总体上, 研究发现,傅译本在语言维、语用维和风格维方面的转换上略胜一筹,而李译本在文化维的转换上做得更好一些,两译本均能实现交际效果,但都有提升的空间。本文试图为《月亮和六便士》的译本研究提供一个新的研究视角,同时希望为读者和小说翻译工作者提供一定的借鉴性意义。
社会认知视角下的典籍英译研究——以《孟子》英译为例
王明树
(四川外国语大学 教授)
摘要:文化认知是文化以某种方式和途径进入社会成员心理结构当中,形成某种特定的认知图式。文化认知形成于长期的历史过程,并同时是历史的和社会的。社会认知是自我认知和他者认知行为的基础。因此,作为译者,其翻译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必然会受到社会认知的制约。
适应与选择——生态翻译学视角下的《色·戒》英译本研究
王佩
(南开大学 硕士研究生)
摘要:张爱玲的小说《色·戒》经由英国汉学家蓝诗玲翻译后在西方世界广为传播,并被知名度颇高的“企鹅经典”丛书收录,是中国文学走出去的重要一步。本文从生态翻译学的三维视角(语言、文化和交际)层面出发,分析蓝译本取得成功的原因,发现其翻译具备以下特点:(1)语言层面:通过改变语序、增删细节、变汉语流水句为英语复合句的方式平衡句式的节奏;(2)文化层面: 在翻译与麻将、战争以及上海文化有关的中国特色词汇时尽量靠近原作;(3) 交际层面:对短小句子标示语气的翻译复现人物口吻,增强人物立体性,运用隐喻和反讽的修辞手法增加故事的深度。整体来说,该译本根据不同的翻译生态环境对翻译策略进行相应的适应与选择,是其取得成功的主要原因,也为将来中国文学继续走出去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中华学术外译“对话商谈”合作翻译模式探索
——《一个北方村落的百年变迁》英译个案研究
刘振前 王姗姗
(山东大学 教授 山东建筑大学 副教授)
摘要:本文通过《一个北方村落的百年变迁》英译个案,依托基于翻译档案的翻译过程研究,提炼“对话商谈”“问答结构”“商谈伦理”合作翻译三原则, 归纳“七步”成文“翻译游戏”过程图,探索规则导向的“对话商谈”合作翻译理论模式。该模式可为解决当下外译需求量增大、优秀译者紧缺、外译质量差强人意等现实问题提供可借鉴的理论范式。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中国宋词英译的选择与适应
——探索合理的译介模式
王筱依
(北京交通大学/中国人民大学 教师/博士研究生)
摘要:宋词是我国古典文学宝库中极具特色的璀璨明珠,它的外译对中国文化及哲学思想对外传播至关重要,中国古典诗词外译现象渐热。其中,苏轼的作品代表宋词的最鲜明特征及最高水准。生态翻译学作为本土话语系统,从原文内在的生态结构出发来对翻译作品进行选择,强调适应的重要性。“中国古典文学应该由谁来翻译?”已经成为文学外译的关键性问题。是中国译者、外国译者还是中外译者的合作翻译?文学翻译的关键是译者译入语言的表达能力,所以市面大多文学作品都由汉学家或国内国学学者单独翻译。但在宋词英译的过程中,外国译者对于诗词含义或诗词背后的地方文化的拿捏并不能够十分到位,所以在语际翻译的过程中造成了一定程度文化含义的缺失。本文基于生态翻译学理论主要概念及研究焦点,以华兹生、许渊冲及王红公的译本为语料,通过定性及定量的方法分析苏东坡宋词英译的“翻译生态环境”及过程中的选择与适应,剖析译者如何完成从语言、交际、文化、社会等维度进行归纳总结;同时采取访谈、书籍阅读、史料查询、翻译手稿研究等方式,分析源语文本与目的语文本及其关系探究宋词英译对文化传递的影响,从而为宋词翻译策略及翻译模式提供依据,以期找到真正解决方言英译中的“文化缺失”的途径。最终探索促进宋词“走出去” 的选择及适应策略和未来发展方向。
旅游公示语翻译生态的失衡原因分析以及再平衡策略研究
王小忠
(烟台大学 讲师)
摘要:本文从生态翻译学的视角研究旅游公示语翻译的生态环境,探讨其中的“翻译群落”,厘清“翻译链”,剖析导致翻译生态失衡的深层次原因,从而有针对性地提出强化“译者中心”地位、突出“译者责任”原则、重建“事后追惩”机制等翻译生态再平衡策略,让错位者归位,修复受损链条,从而实现旅游公示语翻译生态环境的和谐平衡。
2008 年—2019 年国内近 11 年生态翻译学探究
——基于外语类核心期刊的分析
王羽柔
(四川外国语大学 硕士研究生)
摘要:自 2008 年胡庚申教授正式提出生态翻译学的概念以来,生态翻译学得以迅速的发展,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本文以 CNKI 上收录的 11 种外语类核心期刊为数据来源,借助文献计量分析法和可视化知识图谱对 2008 年以来国内译学界有关生态翻学的研究进行分析,以期为梳理我国译界学探索生态翻译研究的历程提供参考。研究发现:(1)2008-2011 年为发文高峰期,2012 年发文量骤降,2013-2019 年为持续发展期;(2)研究学者之间,学科之间的合作亟待加强;(3)研究内容集中在翻译教学,译者中心,生态环境和公示语翻译等。
翻译媒介嬗变史初探
王治国
(天津工业大学 教授)
摘要:媒介是翻译的一个重要维度,媒介研究已成为人文社科领域的一种新兴理论方法和视角,而翻译媒介研究至今未引起应有的重视。文章基于麦克卢汉媒介文化理论,分别从口语文化、书面印刷文化和电子传媒文化三个层面,吸收翻译学、书籍出版史和数字技术领域的真知灼见,通过深描口语文化、书面文化和数字文化媒介语境下的翻译活动,旨在探索翻译在上述三种文化形态下所经历的媒介嬗变,彰显媒介在人类翻译活动中的重大作用,从而拓展大数据时代翻译研究的媒介维度。
基于语料库浅析《五柳先生传》两个英译本
伍世艳
(重庆邮电大学 硕士研究生)
摘要:《五柳先生传》是东晋诗人陶渊明的代表作之一,其结构严谨,语言精美,目前能找到的英译本共 8 个。基于语料库 Lextutor 的分析,本文以戴伟士
(A.R.Davis)和罗经国的英译本为语料,从语内翻译和语际翻译两方面,围绕词汇、句子以及篇章三个层面,旨在对比分析两个英译本中所使用的翻译技巧和方法,以期为中国典籍英译提供些许参考价值。
认知翻译研究的理论嬗变
肖开容
(西南大学 副教授)
摘要:认知翻译学主要指以认知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对翻译过程、译者行为和翻译接受中的认知问题开展的研究。目前有关认知翻译研究的历史沿革还没有形成统一的观点,不过至少在 20 世纪 60 年代已经有学者采用心理学的有声思维等方法探讨翻译(尤其是口译)中的心理过程。20 世纪 70 年代,霍姆斯(Holmes 1972/2000)在其翻译学架构中对翻译过程研究作出了明确界定,可以看作认知翻译研究的正式起点。因此可以说,认知翻译研究至少已有半个世纪的历史。在这五十多年里,尤其是近二十年来,随着认知学科诸多分支领域的飞速发展、研究工具和研究方法的不断演进,认知翻译研究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逐渐形成了一种新的翻译研究范式(Halverson 2010;Muño 2010 ;文旭 2019)。
但是,学者们普遍认为,目前的认知翻译研究依然存在研究方法演进较快、理论研究相对滞后等问题。尤其重要的是,学界对于认知翻译研究的哲学基础、理论主张、研究目标等并没有形成清晰的、彼此认同的认识。因此,有必要对认知翻译研究的理论问题展开探讨。
本研究以两代认知科学的思想演进为线索,考察和分析认知翻译研究不同发展阶段背后的理论思想和哲学基础,勾勒半个世纪认知翻译研究的理论嬗变脉络,为构建认知翻译学的理论体系奠定基础。
中国国家语言能力研究热点与启示
肖莉
(大连外国语大学 教授)
摘要:生态翻译,从本质上讲,就是译者将原语生态环境中的文本生命体
(living text)移植转换到译语生态环境里,使之保持生命的存活(continuously alive),即“生生与共”“生生不息”。而认知翻译,从根本上讲,就是译者将原作者在原语中所描述的现实世界(real world)和认知世界(cognitive world) 能够在译语里映射转述出来,即使之“一心一意”“心心相映”。这里,无论是生态翻译学在翻译生态环境中对生命体的“移植转换”、还是认知翻译学在翻译过程中对现实世界和认知世界的“映射转述”,对翻译研究而言,应当具有殊途同归之功和异曲同工之妙。本文拟以生态翻译学的几个关键术语为参照,从“文- 人-境”的“三生相”“译事前-译事中-译事后”的“三段论”“宏观译学-中观译论-微观译技”的“三层次”以及“语言维-文化维-交际维”的“三维转换”等视角,对应考察和阐述生态翻译与认知翻译两者的各自研究和协同探索。通过研究,试图为生态翻译学和认知翻译学的各自研究和交叉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视角,也有助于拓展和丰富翻译学研究的视野和内涵。
半认知翻译学教学效度研究
——基于视图法对半认知翻译学与传统翻译学教学成效的对比分析
肖利君
(中国人民大学 硕士研究生)
摘要:认知的概念可分为生理和文化两个维度。前者偏向于生理机制方面的客观存在与习得命题(或称为:纯认知),而后者偏向于经验经历的主观积累与学得命题(或称为:半认知)。翻译教学中的视图法的原理在于调动与重组译者既有的知识体系和经验经历,故此教学法被归纳为半认知翻译教学法。该文基于视图法,通过切换教学手段以检测学生在不同教学环境下的翻译表现,探究半认知翻译教学法与传统翻译教学法之间存在的差异,从而进行半认知翻译学的教学效度测量与分析。
多模态视角下刘欣与翠西辩论分析
辛媛
(天津科技大学 硕士研究生)
摘要:2019 年 5 月 30 日上午 8 点(美国时间 5 月 29 日晚 8 点),中国国际电视台主播刘欣与美国福克斯商业频道主播翠西·里根两人通过直播连线进行现场“辩论”,引起了全球媒体和受众的广泛关注。这场辩论不仅仅是一种单一的语言模式,其中一部分体现为非语言形式,例如有意或无意地提高辩论中的音量和面部表情的变化。人们相信说话者使用的是非语言而不是语言来帮助他们表达信息。因此,多种模式的合作很有可能更全面、更清晰地展示信息的传递。本文从多模态理论的角度探讨了刘欣和翠西论战中的语言形式和非语言形式。本文不涉及任何政治因素,只是研究在多模态视角下,跨国各方如何进行语言与非语言的沟通。
从生态翻译学视角看《西游记女儿国》字幕英译
晏铭英
(四川外国语大学 硕士研究生)
摘要:生态翻译学从 2009 年受到更全方位的开展研究后,它巨大的发展前景吸引了越来越多研究者的目光。本文从生态翻译学视角出发,以“三维”转换为研究路径,从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三个层面分析了《西游记女儿国》字幕英译的特点,发现该字幕英译在文化维层面的转换能力还需要提升。本文希望以此为例,给其它影视剧字幕翻译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价值,也为生态翻译学补充更多的应用研究实例。
中国涉气候变化核心话语的翻译原则与策略
尤丽丽
(郑州大学 硕士研究生)
摘要: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于 2017 年 6 月 1 日宣布美国退出《巴黎协定》, 但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依然是应对气候变化的积极参与者和贡献者,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问题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并在国际舞台中享有越来越多的话语权。为更好地参与应对全球气候变化问题,对中国涉气候变化核心话语的翻译原则与策略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对中国涉气候变化核心话语的语言特征、翻译原则以及翻译策略三个方面进行了研究,重点从翻译原则入手,引入了“政治等效”原则和关联翻译法,并对气候变化核心话语的翻译策略进行了相应分析,同时期望能对这一领域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生态翻译学视域下国外儿童绘本汉译的生态翻译环境研究
袁宏
(徐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副教授)
摘要:生态翻译学是中国学者基于达尔文“适应与选择”的生态原理基础上提出的一种新的翻译研究范式。这一理论强调生态平衡、重视译者地位,遵循适应选择的自然法则,将翻译活动描述为“译者适应生态环境的选择活动”。本文从生态翻译学的理论视角对国外儿童绘本汉译活动的宏观与微观生态环境进行探析。探究发现:国外儿童绘本在中国大量汉译活动的顺利进行主要是译者适应了源语文本的语言、文化及交际的环境,从而对源语文本进行了选择性翻译转换, 翻译转换过来的文本在中国语言文化及交际生态环境中适应并保存下来,从而实现了原文与译文在交际中的和谐平衡。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的译者适应与选择
——《千字文》英德译本对比
翟红梅
(西安外国语大学 硕士研究生)
摘要:《千字文》是由南北朝时期的文人周兴嗣编撰的四言韵文。作为中国古代蒙学典籍之一,它承载着深厚的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先后被译为英语、日语、韩语、法语、意大利语、德语,受到世界各地汉学家和汉学爱好者的广泛关注。2018 年瑞士学者林小发(Eva Lüdi Kong )翻译的德语译本在德国正式出版,从普通读者到汉学界都对此书给予好评。生态翻译学是建立在“翻译适应选择论” 基础上的新兴翻译研究,强调译者在翻译过程中要遵循“多维度适应与选择”的翻译原则。本文旨在从生态翻译学视角出发,以“翻译适应选择论”为理论框架, 从语言、文化、交际三个维度来对比《千字文》的英德译本,探讨不同语言的译者在面对不同的翻译生态环境时是如何进行“适应”与“选择”。
基于小句移位对比的翻译批评教学的模式建构
张道振
(广东工业大学 教授)
摘要:以往的翻译批评要么聚焦于翻译技巧层面的质量评估,要么模糊地指称翻译过程或者翻译的价值层面。对分析的方法、评价的手段如何应用于翻译文本或翻译现象,往往是语焉不详,缺乏一种可供教学操作的标准依据。本研究基于译文和原文之间小句对比和翻译移位的描写基础上,对移位的符号学效果和译文在目标语言中所执行的功能进行挖掘和解释。这种操作能为翻译的文本批评提供一副清晰的路线图,也在翻译实践和翻译批评之间架起一座可沟通的桥梁,同时回应了外界对翻译理论和翻译批评脱离翻译实践的种种责难和非议。
认知识解视角下的女性形象英译研究
——以戴乃迭《沉重的翅膀》英译本为例
张来运
(合肥工业大学 硕士研究生)
摘要:文章基于认知识解理论,将翻译研究和认知语言学相结合,从认知识解三个主要维度突显、视角、详略度出发,对《沉重的翅膀》中六个女性人物形象的英译进行考察,对比源语文本和译语文本中女性形象的呈现方式。研究发现, 相较于源语文本,戴乃迭的英译本对六个女性形象的识解方式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女性形象得到明显提升,究其原因主要是译者主体性的干涉。
具身认知视阈下翻译课堂教学情境设计
张茜
(中国人民大学 博士研究生)
摘要:当代认知理论研究已完成了由离身到具身的范式转型。具身认知理论强调身体在认知过程中的关键作用及认知、身体与环境交互的重要性。同时,翻译作为一种认知活动,是以现实体验为背景的认知主体所参与的多重互动为认知基础的,译者在透彻理解源语言语篇意义之基础上,尽量将其在目标语言中映射转述出来,在译文中应着力勾画出作者所欲描写的现实世界和认知世界(王寅, 2005)。基于具身认知的视角,翻译课堂的教学设计不再仅仅是提供具体的可操作性步骤,而是为在教学中产生更多的可能性而做好准备,强调翻译学习过程的涉身性、体验性及环境的嵌入性。借助智能多媒体、虚拟演播室、虚拟现实技术,在“语言教育”和“专业教育”两大教学模块中建构“实感具身”“实境具身” “离线具身”教学情境,能够推进翻译具身教学理念与智能技术深度融合,优化翻译课堂教学过程,增进学习体验,提升学习者翻译能力与翻译兴趣,帮助其成为知识的探索者、发现者与建构者。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中医典籍的翻译方法与文化功能
——以《黄帝内经》为例
张婷
(重庆邮电大学 助教)
摘要:随着文化“走出去”被提到国家战略高度,传统文化典籍尤其是文学典籍的海外译介受到了高度重视,然而作为中国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中医文化及其典籍的外译传播却显得不足。从生态翻译学视角出发,在其理论关照与指导下, 通过分析《黄帝内经》不同译本的翻译实例,阐释译者如何根据翻译生态环境做出选择性调试,确定最终的译文,能够为中医文化精髓的继承以及中医文化体系在异语文化中的重构提供一定启示。
英汉视译中隐喻度对认知努力的影响: 一项眼动实验研究
郑有耀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博导助理)
摘要:The cognitive effort in English-Chinese sight translation of metaphor through eye tracking technology is to be investigated in this study. Such questions is expected to answer as how metaphoricity affects cognitive effort of metaphor translation and what factors will contribute to translators’ cognitive load in English metaphor sight translation.
In order to solve the above research questions, the present study is designed as 2 x 1 mixed factor experiment. Among them, the independent variable is metaphoricity (high or low), and the dependent variable are cognitive effort required for metaphor translation. Eye movement is tracked by eye tracker during the process of translation. The total fixation time and the number of fixation points in the eye movement data reflect the cognitive effort of the subjects in the task.
The experiment results are expected to show that in English-Chinese sight translation of metaphor, metaphoricity has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the translator’s cognitive effort, and the main effect of metaphoricity is significant. Employing eye tracking technology to obtain empirical data, this study is expected, to some extent, to explore some of cognitive laws of the “black box” of the translator’s brain during translation tasks, so as to broaden the scope of translation studies and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Cognitive Translatology.
框架操作模式下的《道德经》英译研究
周方雨歌
(西南大学 硕士研究生)
摘要:翻译是一种认知过程,框架是知识系统在概念层次上的表征方式,翻译的认知操作即框架操作,外化为各种翻译策略。本文通过对比亚瑟·韦利和辜正坤的《道德经》英译本,尝试验证“框架操作模式”在中国典籍翻译中的有效性和合理性,特别是对典籍中文化元素的翻译、典故的处理及意象的翻译实践。另外,通过对比译本,探索和总结框架操作模式对文本类型的限制即哪类文本更适合框架操作模式,从而为典籍翻译提供新的认知解释视角,促进中国文化的全球化传播。
《茶经》英译及中国茶文化对外传播研究
朱雅文
(北京师范大学 硕士研究生)
摘要:《茶经》作为世界上第一部茶类典籍,为中国茶文化的形成与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如今,已有英、法、日、德、俄、韩、意等多国译本,对世界各国的茶文化极具影响。1935 年,《茶经》的首个节译本就已在纽约面世,半个世纪后全译本相继出版,中外学者的译本独具特色、各有所长。本文旨在通过对比研究中外学者的代表性译本,总结母语为译入语与译出语的不同译者在《茶经》英译上的特点,进一步丰富《茶经》英译的相关研究。本文也将通过电子商务平台、海外知名高校图书馆,初步调查不同译本在西方国家的接受度,并结合以上两点,为目前传播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人们能更加关注目前《茶经》英译及我国茶文化传播中存在的问题,助力中国茶文化在英语国家的传播与认可。
三、会议主旨发言专家(按拼音排序)
胡庚申
清华大学二级教授兼郑州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生态翻译与认知翻译学会名誉会长
Isabel Lacruz
美国肯特州立大学博士生导师、翻译过程研究专家
康志峰
复旦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翻译认知研究会会长
李德凤
世界翻译教育联盟理事长、澳门大学翻译传译认知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
卢 植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云山杰出学者、博士生导师
孙三军
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MTI中心主任、美国肯特州立大学翻译研究博士
谭业升
上海外国语大学博士生导师、《外国语》编审
陶友兰
复旦大学外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王建华
中国人民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文 旭
西南大学外国语学院党委书记、博士生导师、中国生态翻译与认知翻译学会会长
朱 源
中国人民大学外国语学院MTI教育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
四、会议地点及时间
1. 会议地点:中国人民大学外国语学院
2. 会议时间:2019年10月18-20日(10月18日报到)
五、会议费用
此次会议免收会务费,往返交通及食宿费用自理。
六、论文征集
会议将通过大会主旨报告、平行分论坛等形式对生态翻译与认知翻译从多维度进行探讨。大会组委会诚邀您及您的团队参加本次研讨会。请于2019年10月10日之前将论文中英文摘要及参会回执(见附件)发至会议工作邮箱ectrans2019@126.com,会议组委会将对提交的论文摘要进行匿名评审,论文摘要入选后,组委会尽快向您发出参会邀请函。
七、会务联系方式
联系人:李老师 电话:15236932035
地 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大街59号中国人民大学明德国际楼外国语学院
相关推荐
★★★★★ 5/5
第六分会场的朱雅文!讲得真好!真棒!
重要的学术会议!
明天会议结束后可全部回看
[给力]什么时候重播麻烦在公众号里提示一二![给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