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语境中的后现代性与新儒学-王宁
人工智能时代口译技术应用研究
王华树 | 国内首部聚焦口译技术应用和教学的著作
新书推荐
口笔译教育与评价国际论坛 二号公告
在厦门大学百年校庆之际,邀您齐聚厦门、共襄盛举
论坛推荐
中国先秦史学会国学双语研究会第二届年会
暨首届“儒易杯”中华文化国际翻译大赛颁奖典礼
观看全程精彩直播
王 宁 上海交通大学
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交通大学致远讲席教授、欧洲科学院外籍院士,获国务院特殊津贴。曾任美国耶鲁大学福特杰出学者讲座访问教授,挪威奥斯陆大学易卜生访问研究员,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弗莱访问研究员,澳大利亚默朵大学和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访问教授;兼任国际文学理论学会常务理事兼秘书长、国际比较文学协会文学理论委员会委员,美国 New Literary History( 新文学史 ) 和 Critical Inquiry(批评探索)杂志中文版主编,丹麦 Perspectives: Studies in Translatology(视角:翻译学研究)杂志副主编,中国比较文学学会常务理事兼后现代研究中心主任,中外文艺理论学会理事,中国翻译工作者协会理事,中国外国文学学会理事等职务,任国内外二十多所大学的兼职教授或客座教授。
摘要:在当今中国,大规模的急风暴雨式的阶级斗争和群众运动已结束,中国现已进入一个全球化的时代,这一时代的主要潮流是市场经济占主导地位。毫无疑问,自 90 年代后期以来,结合后现代性和后殖民性来讨论文化上的全球化现象已经越来越引起国内的文学和文化研究学者的关注。近十多年来在汉语世界兴起的儒学热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对西方中心式的后现代性的批评性反应。演讲者认为,儒学自孔子创立以来经历了各个时代的修正和完善,已经逐步成为中华文明和文化的一种带有主导性意义的话语力量。在当前西方文明大举入侵进而渗透到非西方文明的情况下,重提儒学的复兴无疑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作为中国土生土长的儒学在经过了数千年坎坷的经历之后,在全球化时代的后现代语境下得到了重新建构,它作为中国文化土壤里的独特产物,是中国的人文知识分子据以与西方后现代理论进行平等对话的重要文化理论资源。在当前西方社会物欲横流、人文精神受到挑战进而发生危机的时刻,呼唤(重新阐释和建构了的)儒学的复兴并以此将中国文明和文化的精神在全世界加以弘扬,应该是我们难得的契机,因此我们中国的人文知识分子应采取积极的对策。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综合国力的不断提高,中华文明和文化的强势地位将得到确立,因此,在这个意义上,重新把中国的文化土壤里生长起来的儒学当作建构中国文化学术话语的基础无疑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全球化;后现代性;新儒学
国学双语研究会专题栏目
相关推荐
★★★★★ 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