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看】首届中国传统文化翻译与国际传播学术研讨会
人工智能时代口译技术应用研究
王华树 | 国内首部聚焦口译技术应用和教学的著作
新书推荐
口笔译教育与评价国际论坛 二号公告
在厦门大学百年校庆之际,邀您齐聚厦门、共襄盛举
论坛推荐
直播:7月13-14日
COTIP 会议专题栏目
手机端建议横屏查看
7 月 13 日 |
|||
北京市市内及未报到嘉宾报到 |
|||
成立大会暨开幕式 |
|||
时间 |
议程 |
发言嘉宾 |
主持人 |
08:00-08:05 |
宣布大会开始 |
许明 副教授 北京语言大学 |
|
08:05-08:10 |
介绍与会嘉宾 |
王亚煌 主任 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 |
|
08:10-08:18 |
北京语言大学校领导致辞 |
张旺喜 教授 |
王亚煌 主任 |
08:18-08:26 |
宣读总会成立分支机构文件; 宣读第一届理事会全体成员 |
蔡建淮 副秘书长 |
王亚煌 主任 |
08:26-08:34 |
授牌并颁发证书 |
高武 会长 |
王亚煌 主任 |
08:34-08:42 |
主任委员致辞 |
赵彦春 教授 |
王亚煌 主任 |
08:42-08:50 |
执行主任委员致辞 |
李正栓 教授 |
王亚煌 主任 |
08:50-09:00 |
总会领导致辞 |
高武 会长 |
王亚煌 主任 |
集体合影 |
|||
主旨发言(一) |
|||
时间 |
议程 |
发言嘉宾 |
主持人 |
09:20-09:40 |
作为跨文化翻译的阐释 |
王宁 教授、博导 |
李清华 教授、院长 |
09:40-10:00 |
中医药文化中的执中致和观 |
温长路 教授、主任医师、作家 |
周红霞 教授、院长 |
10:00-10:20 |
传统文化跨文化传播的边界 |
姜飞 博导、院长 |
孔令翠 教授、院长 |
茶歇 |
|||
主旨发言(二) |
|||
10:40-11:00 |
从伊斯兰世界的观点去理解《习近平谈治国理政》 |
李希光 博导、院长 |
叶慧君 教授、院长 |
11:00-11:20 |
中文诗词创作与英译物理音律研究 |
吴松林 教授、博士 |
曹瑞斓 教授、副院长 |
11:20-11:40 |
中医药文化在英国的翻译与传播 |
王斌华 教授、博士生导师 |
曾亚军 教授、处长 |
11:40-12:00 |
建国70 年以来藏族格诗翻译成就 |
李正栓 教授 |
王密卿 教授 |
午餐 |
|||
分论坛研讨(1-7) |
|||
晚餐 |
|||
专题论坛 专题论坛(一):国家社科基金申报专题论坛 专题论坛(二):主编论坛 专题论坛(三):博导面对面 |
7 月 14 日 |
|||
主旨发言、分论坛总结与闭幕式 |
|||
主旨发言(三) |
|||
时间 |
议程 |
发言嘉宾 |
主持人 |
08:00-08:20 |
国学•人学•译学——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
李照国 博导、院长 |
范祥涛 教授、院长 |
08:20-08:40 |
外译与相关研究关系论 |
黄忠廉 教授、博导 |
俞森林 博导、副院长 |
08:40-09:00 |
国学国医文化自觉是翻译传播的基点 |
杨建宇 研究员、中医 |
周晓菲 教授 |
09:00-09:20 |
中华文化外译的语用策略研究 |
莫爱屏 教授、博导 |
刘振前 教授 |
09:20-09:40 |
日本医疗口译的现状与启示 |
张 弘 教 授 |
李国栋 副教授 |
09:40-10:00 |
翻译的范式革命和中国译者的历史担当 |
赵彦春 教授 |
霍跃红 教授 |
茶歇 |
主旨发言(四) |
|||
10:20-10:40 |
中医基本概念的跨文化传播 |
欧阳珊婷 (Shelley Ochs)美国针灸师 |
李孝英 教授 |
10:40-11:00 |
术语规范外译——助推中医药走向世界 |
朱建平 博导、教授 |
孔祥国 副教授、副院长 |
11:00-11:20 |
中国翻译理论建设 |
高明乐 博导、部长 |
林 巍 教授 |
分论坛/专题论坛总结发言 |
|||
11:20-11:25 |
分论坛 1 代表总结发言 |
尹飞舟/熊 俊 教授 |
赖祎华 教授 |
11:25-11:30 |
分论坛 2 代表总结发言 |
陶文好/叶慧君 教授 |
|
11:30-11:35 |
分论坛 3 代表总结发言 |
于林龙/桑龙扬 教授 |
|
11:35-11:40 |
分论坛 4 代表总结发言 |
刘振前/黄 泳 教 授 |
|
11:40-11:45 |
分论坛 5 代表总结发言 |
余承法/刘 娅 教 授 |
|
11:45-11:50 |
分论坛 6 代表总结发言 |
霍跃红/周 恩 教 授 |
|
11:50-11:55 |
分论坛 7 代表总结发言 |
张立新/李茂峰 教授 |
|
11:55-12:00 |
主编代表发言 |
周长银 执行主编 |
孔令翠 教授、院长 |
12:00-12:05 |
博导代表发言 |
朱建平 教授、博导 |
|
闭幕式 |
12:10-12:13 |
会旗交接 |
许 明 / 俞森林 |
李孝英 |
12:14-12:20 |
下一届主办方代表发言 |
俞森林 博导、副院长 |
许明 副教授 |
12:20-12:30 |
专业委员会领导致辞 |
李正栓 教授 |
李孝英 教授 |
12:30-12:40 |
学校领导致辞 |
高明乐 教授 |
许明 副教授 |
午餐 |
|||
离会 |
高明乐,教授,博士生导师,哈佛大学博士后。现为北京语言大学外国语学部部长;兼任中国先秦史学会国学双语研究会监事长,全国外语院校大学外语教学协会副会长,中国语言教育研究会常务理事,美国密苏里州立大学客座教授。曾在德国慕尼黑大学、罗马尼亚锡比乌大学、美国威斯康辛大学、哈佛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澳门理工学院、清华大学等多所国内外著名高校做学术讲座。主要研究方向涉及理论语言学、翻译学、对比语言学等。主持完成国家社科课题一项,教育部课题 2 项,北京市课题一项;出版专著、编著、译著 11 部,发表论文 38 篇。
黄忠廉,生于湖北兴山,博士,二级教授,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博士生导师和博士后协作导师。专攻变译理论、科学翻译学、应用翻译学、理论翻译学、汉译语言、汉外对比等。主持国家社科项目 4 项,部级 6 项,出版学术著译作 30 部,主编丛书 5 套,发表学术论文 290 余篇。曾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两次连任黑龙江省 “龙江学者”特聘教授,系黑龙江省“文化名家”。现任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家社科基金学科评议组成员;广东省“珠江学者”特聘教授,陕西省“百人计划”特聘专家;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翻译学科委员会副主任。获第六届教育部高校人文社科成果奖。
姜飞,北京外国语大学,博导,教授,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跨文化传播方向博士生导师。中国新闻史学会全球传播与公共外交学会副会长,中国新闻史学会外国新闻史分会秘书长,中国高校影视学会影视国际传播分会副会长,北京大学国家战略传播研究院专家委员会咨询专家;中国外文局对外传播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中国新闻社“华文媒体中心”学术顾问,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国际传播》副主编;《中国跨文化传播研究年刊》主编,《全球传播生态蓝皮书》主编,2010年始任澳大利亚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美国Journal of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期刊评审专家;瑞士卢加诺大学“中国媒体研究中心”讲座教授,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安娜伯格传播学院福特基金访问高级访问学者(2007-2008);法国波尔多大学政治学院讲座教授(2017);加拿大皇家大学讲座教授(2018);国内多家大学的兼职硕士生导师、博士生导师。其主要研究方向为传播学理论,传播思想史,跨文化传播和国际传播研究。
李希光,清华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清华大学国际传播研究中心主任、清华大学巴基斯坦文化与传播研究中心主任、外交部公共外交咨询委员会委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媒介素养与文明对话教席负责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医药国际传播文化体系研究”首席专家。李希光教授是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和清华大学苏世民学院两所学院的主要创建者,曾任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常务副院长、新华社高级记者、哈佛大学新闻政治与公共政策中心研究员。
李照国,陕西三原人,英语语言文学学士、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硕士、中医学博士、翻译学博士后。现为上海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院长,农工民主党上海师范大学委员会主委,上海市政协委员,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翻译专业委员会会长,世界卫生组织 ICD-11 传统医学部分(WHO/ICTM)术语工作组专家,世界标准化组织中医药国际标准化技术委员会(ISO/TC249)术语专家,教育部“中华思想文化术语传播工程”专家委员会委员,全国科技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委员会委员。先后撰写研究专著 30 余部、翻译《黄帝内经》《难经》《金匮要略》《伤寒论》《神农本草经》《黄帝外经》等 30 余部、撰写杂文集5 部、主编辞典和教材等 20 余部,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研究论文 200 余篇。此外,还撰写了《天工义经》等有关传承、传播和传扬中华文化的特殊著作。目前承担教育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外文局的多项重任。所主讲的“国学典籍英译”为上海市精品课程,两次获上海市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先后主持国家社科项目三项及其他科研项目多项,所主编的《国学典籍英译教程》为“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所撰写的《中医对外翻译传播史》被纳入国家“十三五”重点图书。2014 年被上海市外文学会推选为上海市首届“十大外语杰出人物”。
李正栓,北京大学文学博士,英国斯特灵大学荣誉博士,英国文学教授,东北师范大学和河北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教育部外国语言文学类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分委员会委员、教育部高等学校翻译专业教学协作组成员、国务院学位办第三届全国翻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译协理事、中国译协对外话语体系研究委员会委员、中国译协专家会员、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典籍英译委员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国中美比较文化研究会常务理事、全国英国文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主要研究英美诗歌、中英诗歌互译及译评。近年来,出版多部译著,主要包括毛泽东诗词英译、乐府诗英译、藏族格言诗英译、《国王修身论》英译、《水树格言》英译、《格丹格言》英译、《萨迦格言》英译、仓央嘉措诗歌英译。翻译彭斯诗歌 200 余首。
莫爱屏,教授、博士生导师,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国家级同声传译实验教学中心主任,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中心研究员,高级翻译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翻译学研究中心研究员;先后求学于衡阳师范学院、中南大学、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英国剑桥大学等。中国逻辑学会常务理事,中国逻辑学会语用学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秘书长,广东外国语言学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中国翻译协会专家会员等;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同行评议专家/成果通讯鉴定专家、国家留学基金委评委、Applied Linguistics 匿名评审专家等。研究方向:口译研究、语用翻译研究、文化外译等。科研成果:主持国家级、省部级等项目;在国内外主要外语类核心期刊 Babel、Perspectives、《外语教学与研究》《外国语》《现代外语》《中国翻译》《外语教学》《外语研究》《外语与外语教学》《中国外语》《外语学刊》《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中国科技翻译》《语言与翻译》《外语与翻译》《翻译季刊》(香港)等均发表论文;专著:《推理照应的语用研究》等;教材:《语用与翻译》(教育部十一五规划国家级规划重点教材) 《跨文化交际教程》(21 世纪英语专业系列教材)等;译著:《八里荒轶事》《吼秋》《到天边收割》《巴金图传》等。
欧阳珊婷(Shelley Ochs)博士是在美国出生长大的中医医师;除临床工作以外,她经常翻译现代和古代的中医学专著,与专门研究中医药文化和医学思想史。中国中医科学院,医史文献研究所博士毕业,美国的美洲中医学院,中医临床硕士毕业,美国威士康辛州立大学,中国文学学士学位毕业。为王居易先生经络医学继承人,目前在北京企鹅诊所出门诊。在北京中国研究中心(TBC)教授本科生的中医课程。
王斌华,英国利兹大学(世界百强大学)语言文化社会学院终身讲席教授(Chair/Professor of interpreting and translation studies)、博士生导师、多语种会议口译翻译硕士专业主任。英国“皇家特许语言家学会”会士(Fellow),兼任“世界翻译教育联盟”学术委员会副主席,2011 年起担任“Times 高等教育世界高校排行榜”
及“QS 世界高校排行榜”年度评审人。学科领域为翻译学和应用语言学,主要研究方向为口译及翻译研究和跨文化传播研究。根据国际译学期刊 Target 和《上海翻译》等关于近年口译和翻译研究的文献计量论文显示,近年发表高显示度论文 50 多篇,包括 SSCI/A&HCI 国际期刊(如 Meta、Perspectives、 Babel、Interpreting 等)和外语类“CSSCI/核心期刊”论文40 余篇(其中“人大报刊复印资料《语言文字学》”转载 16 篇),John Benjamins、Routledge、Springer Nature 和外研社、外教社等知名出版社论集论文 10 多篇。在外研社出版专著两部、合作学术译著一部、全国翻译硕士和翻译专业本科教材数部。主持香港特区研究资助局“优配基金”(GRF,竞争程度相当于国家社科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等项目。担任多家SSCI/A&HCI 国际期刊和 CSSCI/核心期刊如 Meta、Perspectives、The Interpreter and Translator Trainer 等以及 Routledge、John Benjamins、Palgrave/Macmilan、Springer Nature 等国际知名出版社的匿名评审专家。
王宁,江苏扬州人,出生于南京市,上海交通大学致远讲席教授、欧洲科学院外籍院士,获国务院特殊津贴。曾任美国耶鲁大学福特杰出学者讲座访问教授,挪威奥斯陆大学易卜生访问研究员,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弗莱访问研究员,澳大利亚默朵大学和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访问教授;并兼任国际文学理论学会常务理事兼秘书长、国际比较文学协会文学理论委员会委员,美国 New Literary History(新文学史)和Critical Inquiry(批评探索)杂志中文版主编,丹麦Perspectives: Studies in Translatology(视角:翻译学研究)杂志副主编,中国比较文学学会常务理事兼后现代研究中心主任,中外文艺理论学会理事,中国翻译工作者协会理事,中国外国文学学会理事等职;并任国内外二十多所大学的兼职教授或客座教授。
温长路,笔名文苕、寓愚,教授、中医主任医师、作家,大学教授、博士,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中华中医药学会学术顾问。并担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文化建设与科学普及委员会专家、科技期刊审读专家,中国科协精品期刊评审专家,中华中医药学会首席健康科普专家、科学技术进步奖评审专家、科普分会名誉主任委员,中医药文化分会副主任委员及上海、福建、湖北等多家中医药院校的客座教授,《世界中西医结合》、《环球中医药》、《西部中医药》、《中医研究》、《中医药文化》、《光明中医》等多家期刊的编委、常务编委、顾问。
吴松林,博士、教授,东北大学研究生导师暨秦皇岛校区外国语言文化学院院长、许渊冲先生关门弟子暨许渊冲翻译中心主任。出版外语类图书 86 部,主持国家社科基金、省社科基金 10 余项,开发中华文化英译云平台 1 个。方向:诗词创作与典籍翻译。
杨建宇,中华中医药学会《光明中医》杂志主编、《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主编,北京知医堂中医诊所主任中医师,国医大师孙光荣传承工作室主任、中和医派掌门,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治未病分会会长,中国医药新闻信息协会中医药临床分会执行会长,中国国际经济技术交流促进会养生保健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仲景医学分会秘书长,北京中医慢性病防治产业促进会副理事长、全国慢性病防治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关村炎黄中医药科技创新联盟副主席,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普分会、继续教育分会副秘书长。发表医药文章 200 余篇,医学著作 100 余册〈含主编医药院校教材 4 册〉,参加省市级科研项目 20 余项,获奖 8 项。主要从事中医药疑难杂症免疫系统疾病的临床诊治、理论研究与带徒教学。
张弘,日本杏林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研究生院日汉翻译方向硕士生、博士生导师,日中翻译文化教育协会理事。长期从事各类日语口、笔译工作,多年在日本著名翻译培训机构 Simul Academy 担任口译和笔译课程主讲教师。近年来,获得日本厚生劳动省科研经费, 致力于医疗口译、笔译研究和人才培养。与塚本庆一等合著《中国語新語ビジネス用語辞典》(大修馆书店 2006年),与塚本寻合著《中国語通訳講座 基礎編》(三修社 2011 年)等。另外,发表翻译研究论文 10 余篇。
赵彦春,上海大学教授,北京语言大学、中山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天津科技大学、天津财经大学等高校兼职教授或者客座教授,印度 Mericet 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国际东西方学会学术委员会委员,国际学术期刊Translating China 主编,台湾政治大学《广译》编委,国际汉学与教育研究会会长,国学双语研究会执行会长,中国语言教育研究会副会长。涉猎哲学、语言学、翻译学等多门专业,在哲学、语言、文学等领域,发表科研论文近百篇,出版专著 8部、译著 19 部,编审教材和主编教材 20 多部,主持国家重点 2 项一般项目 2 项及省部级重点课题等 4 项。翻译实践上坚守以诗译诗、以经译经的准则。2017年出版的《英韵三字经》是有史以来第一部以三个英语单词对应三个汉字的偶韵体《三字经》译文,被新华社、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日报、中央电视台、二十一世纪英文报、渤海日报、今晚报、天津广播电台以及今日头条、网易等各大知名媒体的广泛报道,被誉为“有史以来最美汉英翻译”“神翻译”“神还原”。
朱建平,中国中医科学院特聘首席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原副所长,浙江省中医药研究院特聘专家,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史学重点学科带头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现任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理事及其医学史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委员及新词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翻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标准化专家技术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史杂志》《中国科技术语》《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等 7 本杂志编委,曾任中华中医药学会医史文献分会副主委、中华医学会医史学分会常委、世卫组织 ICD11 专家组成员、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罗马宣言》起草组执笔人。在中医史研究和中医药名词术语规范研究领域有突出建树,是这两个领域的领军人物。并从事中医内科临床工作,擅长医学期刊编辑和科普工作。先后主持国家、部局、院课题 25 项。获部局、院科技奖 12 项。撰有《百年中医史》《中医方剂学发展史》《中医药学名词术语规范化研究》等专著 28 部,点校 6 种,科普 5 种。主编人卫版全国研究生规划教材《中医药发展史专论》。发表学术论文 200 篇,SCI 论文 4 篇,医药科普等文章 120 余篇。指导硕士生、博士生、博士后 40 名。
手机端建议横屏查看
专题论坛研讨议程
时间:7 月 13 日 19:30-21:00
地点:主南二层
专题论坛(一):国家社科基金申报专题论坛 |
|||
时间 |
议程 |
发言人 |
所在单位 |
19:30-20:00 |
国家社科基金申请的流程、重点及注意事项 |
苏 婧 |
清华大学国际传播研究中心 |
20:00-20:30 |
特约嘉宾主题发言 |
黄忠廉 |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
20:30-21:30 |
Q & A |
||
直播环节 |
|||
19:30-19:40 |
《外语教学与研究》 |
陈章云 |
北京外国语大学 |
19:40-19:50 |
《中国外语》 |
常少华 |
中国高等教育出版社《中国外语》编辑部 |
19:50-20:00 |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
陈 勇 |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 |
20:00-20:10 |
《英语研究》 |
郭建辉 |
四川外国语大学 |
20:10-20:20 |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
周长银 |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
20:20-21:30 |
Q & A |
专题论坛(三):博导面对面 |
高明乐 北京语言大学 |
分论坛研讨议程
时间:7 月 13 日 14:00-17:30
地点:主南 2 层(201-216 教室)
会务室:主南 200 教室
直播环节 |
|||
时间 |
发言题目 |
发言人 |
单位 |
14:00-14:20 |
数学解析道家文化 |
王同军 |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
14:20-14:40 |
世界不是世界观——翻译不是翻意 |
熊 俊 |
湖北工程学院 |
14:40-15:00 |
《红楼梦》意大利语译本中对历史典故与中医药文化的翻译策略探究 |
周 婷 |
北京语言大学西方语言文化学院 |
15:00-15:20 |
词牌名英译研究综述 |
黄红霞 |
长江大学 |
茶歇 15:20-15:40 |
|||
15:40-16:00 |
成全模式下李提摩太以耶格佛的阐释与翻译 |
黄 进 |
电子科技大学 |
16:00-16:20 |
符际翻译视角下的中华文化负载词的英译策略研究 |
刘吉林 |
广东建设职业技术学院 |
16:20-16:40 |
基于生态翻译学视角的闽菜名英译的可译性限度与文本移植研究 |
佘丽贞 |
武汉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 |
16:40-17:00 |
金庸小说《鹿鼎记》中人物江湖绰号的文化意象英译研究 |
刘芳钰 |
武汉理工大学 |
17:00-17:20 |
字幕翻译的多模态分析模式初探——以电影《狼图腾》为例 |
颜 倩 |
长江大学 |
17:20-17:30 |
Q & A |
||
分论坛 2 传统文化翻译与国际传播(二) |
|||
14:00-14:20 |
中华学术外译“对话商谈”合作翻译模式探究 |
刘振前 |
山东大学 |
14:20-14:40 |
以“中和三层次理论”浅析“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的英译 |
朱丽红 |
长江大学 |
14:40-15:00 |
多模态英译宋词在一带一路来华留学生中的接受度调查研究 |
张淑玥 |
长江大学 |
15:00-15:20 |
中国传统文化翻译与国际传播研究 |
张琳琳 |
牡丹江师范学院 |
茶歇 |
|||
15:40-16:00 |
生态翻译学视阈下的太极拳翻译策略研究 |
刘铁梅 |
广东行政学院 |
16:00-16:20 |
中国哲学典籍英译与接受研究 |
曾春莲 |
中山大学 |
16:20-16:40 |
中国传统文化的古诗英译研究与文化传播——以陶渊明诗歌英译为例 |
王云裳 |
武汉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 |
16:40-17:00 |
杨戴英译《红楼梦》底本歧义及“大中华文库”《红楼梦》汉英对照错误研究 |
巫元琼 |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
17:00-17:20 |
中国传统文化传播须坚持科学发展观 |
陈俊玉 |
华北理工大学 |
17:20-17:30 |
Q & A |
||
分论坛 3 典籍外译 |
|||
14:00-14:20 |
《道德经》的外译与“新老学”理念 |
王 伟 |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 |
14:20-14:40 |
中华经典外译的新模式探索–公理化诠释与翻译 |
桑龙扬 |
九江学院 |
14:40-15:00 |
六祖坛经英译本研究与禅学东学西渐 |
方海博 |
南京大学 |
15:00-15:20 |
中国传统丹道典籍的英译与传播 |
梁 勇 |
西南交通大学 |
茶歇 |
|||
15:40-16:00 |
跨文化传播视角下《太极拳论》译介研究 |
冯仁慧 |
成都体育学院 |
16:00-16:20 |
论文化差异对典籍外译的影响——以詹纳尔和余国藩英译《西游记》为例 |
王 岩 |
山东大学 |
16:20-16:40 |
文化典籍的对外传播 |
康婧馨 |
牡丹江师范学院 |
16:40-17:00 |
兵学典籍英译 |
邱靖娜 |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
17:00-17:20 |
典籍外译与传播的理论框架建构探究 |
张君迟 |
长江大学 |
17:20-17:30 |
Q & A |
分论坛 4 中西医药文化对比 |
|||
14:00-14:20 |
针灸国际话语体系重构与中西文明融合 |
蔡英文 |
上海交通大学 |
14:20-14:40 |
讯息传递:《黄帝内经》中文化素翻译的主要功能 |
郭小云 |
上海外国语大学 |
14:40-15:00 |
权力话语理论视阈下《黄帝内经》的翻译与传播 |
郭一兵 |
中国人民大学外国语学院 |
15:00-15:20 |
中医经典文献中“神”字的英译探析:基于自建小型英汉对照语料库的研究 |
李俊、张东锐 |
北京大学医学人文学院 |
茶歇 |
|||
15:40-16:00 |
《伤寒论》英译中的人际意义等效 |
张存玉 |
北京中医药大学 |
16:00-16:20 |
认知翻译学视域下中医典籍概念隐喻术语及表达的翻译研究——以《黄帝内经》《难经》英译本为例 |
张 焱 |
西安理工大学人文与外国语学院 |
16:20-16:40 |
亚健康与癌症早期发现与望诊中医养生 |
梁素芳 |
广东恵州梁氏掌纹健康管理文化咨询有限公司 |
16:40-17:00 |
文化与翻译的碰撞——论归化和异化在中医典籍翻译中的应用 |
施莹莹 |
湖南文理学院 |
17:20-17:30 |
Q & A |
||
分论坛 5 中医药海外传播 |
|||
14:00-14:20 |
《围城》在英语世界的译介与传播研究 |
余承法 |
湖南师范大学 |
14:20-14:40 |
中国传统医学典籍翻译与海外传播策略研究 |
谷俊儒 |
天津大学 |
15:00-15:20 |
澳洲中医药传播策略初探 |
钱敏娟 |
南京中医药大学 |
茶歇 |
|||
15:40-16:00 |
汉语国际化背景下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现状初探 |
李怡然 |
北京中医药大学 |
16:00-16:20 |
中医药翻译的历时研究与共时思考 |
朱珊 |
中国石油大学 |
16:20-16:40 |
翻译传播与弘扬中医药文化的核心价值是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实践 |
谢文光 |
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
16:40-17:00 |
非传统安全视野下我国中医药文化安全的保障机制研究 |
阎 莉 |
北京中医药大学 |
17:00-17:20 |
从中医博物馆看中医文化的对外传播——成都中医药大学博物馆为例 |
金银姬 |
成都中医药大学 |
17:20-17:30 |
Q & A |
||
分论坛 6 中医药海外传播与术语标准化 |
14:00-14:20 |
哲学理念与科学概念间的转述 — 关于中医英译本质的探究 |
林 巍 |
暨南大学 |
14:20-14:40 |
基于 Hofstede 文化维度理论的的捷克中医教学方法探索 |
赖 寒 |
成都中医药大学 |
14:40-15:00 |
倾听中医药源于多民族的特色叙事,解释并建构一个有趣有容量的知识空间 |
何小群 |
西南民族大学 |
15:00-15:20 |
中医人类学在中医跨文化传播研究中的应用 |
严暄暄 |
湖南中医药大学 |
茶歇 |
|||
15:40-16:00 |
中医药对外传播英译活动中的受众考量 |
王奕璇 |
广西科技大学 |
16:00-16:20 |
中医名词术语英译规范化实证研究——基于“热敏灸”英译的质性研究 |
宋 梅 |
江西中医药大学科技学院 |
16:20-16:40 |
功能对等理论视角下中医术语的英译研究 |
张 灏 |
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 |
16:40-17:00 |
基于平行文本比较法的中医保健品文本文宣英译研究 |
侯 晴 |
北京外国语大学 |
17:00-17:20 |
莱斯翻译批评理论视角下的《黄帝内经》名词术语英译 |
廖 可 |
武汉理工大学 |
17:20-17:30 |
Q & A |
分论坛 7 机器翻译、语料库建设与人才培养 |
|||
14:00-14:20 |
中医语料库项目建设签约仪式 |
许明/孟现朋 |
COTIP & 译国译民 |
14:20-14:40 |
中医多语言语料库项目:缘起、理念、标准与方法 |
孟现朋 |
山东译国译民翻译服务有限公司 |
14:40-15:00 |
中医意大利语语料库建设初探 |
刘春红 |
北京语言大学 |
15:00-15:20 |
人工智能机器翻译在中医药翻译中的应用探讨 |
丁丽 |
深圳云译科技有限公 司 |
茶歇 15:20-15:40 |
|||
15:40-16:00 |
医学英语师资队伍建设 |
邓文华 |
南方医科大学 |
16:00-16:20 |
医学英语是一门学科吗 |
薛英利 |
西安医学院医学语言与文化研究中心 |
16:20-16:40 |
医学院校国学文化融入大学英语教学实践研究 |
夏晓琳 |
天津医科大学临床医学院 |
16:40-17:00 |
框架转换过程中误用词的翻译研究 |
何庆庆 |
长沙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 |
17:20-17:30 |
Q & A |
||
为进一步推动中国传统文化的对外翻译与国际传播,促进以中医药文化为特色的中华文化与世界多元文化多领域、多形式和深层次的交流与合作,助力中华文化和中医药文化走出去,打造有利于中华文化和中医药文化创新发展和国家战略实施的开放式创新平台,拟定于2019年7月12-14日于北京语言大学举办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传统文化翻译与国际传播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首届中国传统文化翻译与国际传播学术研讨会。
会议期间还将协同有关单位举办中国传统文化和典籍外译、中医药口笔译培训、政产学研洽谈、博导面对面、期刊主编论坛、课题申报讲座等活动。欢迎各位专家、学者和研究生报名参会!
指导单位
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
主办单位
北京语言大学
传统文化翻译与国际传播专业委员会(筹)
承办单位
北京语言大学外国语学部
会议主题:
新时代中国传统文化对外翻译与国际传播
分议题:
1. 传统文化价值观与国内、外传播;
2. 传统文化翻译与国际传播;
3. 传统文化与城市建设;
4. 典籍外译与国际传播;
5. 中西医药文化对比;
6. 中医药典籍外译;
7. 中医药文化海外传播战略;
8. 中医药术语标准化与翻译;
9. 机器翻译与中医药语料库建设;
10. 传统文化与中医药典籍外译人才培养;
11. 其它相关主题
报到时间:2019年7月12日 14:00-20:00
报到地点:
北京西郊宾馆前台接待大厅
北京中邮宾馆(海淀分部)
欢迎参会嘉宾、相关单位在线注册传统文化翻译与国际传播专业委员会个人和单位会员。
期待各位专家学者莅临指导!
北京语言大学高级翻译学院
首届中国传统文化翻译与国际传播学术研讨会筹备委员会
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传统文化翻译与国际传播专业委员会
二〇一九年一月二十九日
相关推荐
★★★★★ 5/5
期待
会尽快提供回看
期待主旨发言
声音可以再大点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