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ciolinguistic variation and changing cultural frameworks of value-Qing Zhang


人工智能时代口译技术应用研究
王华树 | 国内首部聚焦口译技术应用和教学的著作
新书推荐


口笔译教育与评价国际论坛 二号公告
2021年4月2日-3日
在厦门大学百年校庆之际,邀您齐聚厦门、共襄盛举
论坛推荐

Sociolinguistic variation and changing cultural frameworks of value-Qing Zhang
play-rounded-fill

Sociolinguistic variation and changing cultural frameworks of value-Qing Zhang


论坛专题栏目

Recent development in variationist sociolinguistics adopts an integrated perspective by treating linguistic variation as part of a larger semiotic system and linguistic change as integral to social change. While a large number of studies focuses on sociolinguistic variation in the production of styles, more research remains to explore linking variation to broader social-political concerns. This paper contributes to the latter area of scholarship by examining the ways through which enregistered variation participates in changing cultural frameworks of value. Drawing on data from Mandarin Chinese in the rapidly changing social landscape of China, the paper demonstrates that sociolinguistic variation is swept up in broader cultural frameworks of value through 1) its use in the performance of shifting personae and 2) construals of the qualities associated with such personae in metasemiotic discourse.  

Qing Zhang (Ph.D. Linguistics (Sociolinguistics), Stanford University) is an Associate Professor in the School of Anthropology and affiliated faculty member in East Asian Studies and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and Teaching at the University of Arizona. She trains undergraduate and graduate (M.A. and Ph.D.) students in sociolinguistics and linguistic anthropology. She is also a faculty advisor in the Joint Ph.D. Program in Anthropology and Linguistics. Her research examines the constitutive role of language in contexts of sociopolitical change and globalization with a focus on China. Her research interests include sociolinguistic variation and change, language and identity, language and gender, language ideology, language policy, and language in the media. Her works have been published in leading journals such as Language in Society, Journal of Linguistic Anthropology, Journal of Sociolinguistics, Journal of Language and Politics, and in edited volumes on language and globalization, language policy and ideology, and new discourses in contemporary China. Her book, Language and Social Change in China: Undoing Commonness through Cosmopolitan Mandarin (Routledge 2018), is an example of Third Wave Variationist Sociolinguistics and offers a model for a style-based approach to sociolinguistic change that embeds language variation and change in broader social and political processes. She serves as an editorial board member for Sociolinguistic Studies and Linguistic Compass. She is also a proposal reviewer for the 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 (Linguistics Program).

会议议程

时间

天津外国语大学第二届“文明互鉴·文明互译”学术交流季
启动仪式

主持人

8:30-8:45

副校长余江介绍第二届学术交流季总体安排
校党委书记殷奇宣布第二届学术交流季启动
启动仪式

余 江

时间

第二届社会语言学高端国际论坛开幕式

主持人

8:45-9:00

天津外国语大学校长陈法春教授致辞
中国语言学会会长、北京大学王洪君教授致辞

田海龙

1019日上午
大会主旨报告(1

时间

发言人

题目

主持人

9:00-9:45

王铭玉

当代俄罗斯话语研究的发展与反思

李  晶

9:45-10:30

高一虹

社会生活中的死亡话语及其研究

汪  磊

10:30-11:15

文  旭

社会认知视角下自我身份的话语建构

赵永峰

11:15-12:00

陈建平

言语沟通有效性的构念及其对跨文化交际研究的启示

丁建新

1019日下午
社会语言学与翻译专题论坛

14:00-14:45

李瑞林

应用译学的学术前提与框架重构

李  晶

14:45-15:30

司显柱

社会语境与翻译—系统功能语言学视角

李  晶

15:30-16:15

王建华

新中国70年翻译活动社会学研究

李  晶

16:15-17:00

王晓军

旅游景区的语言景观与语言服务研究——以天津五大道景区为例

司显柱

17:00-17:45

佟  颖

从社会符号学角度诠释译者的多维角色

司显柱

1019日下午
社会语言学与符号学专题论坛

14:00-14:30

王  军

论所指为空的空符号——以汉字“青”为例

唐小林

14:30-15:00

孟  华

符号景观:语象合治之物

15:00-15:30

张  杰

人工智能时代的文学符号学批评

15:30-16:00

张智庭

半-象征编码浅谈

王 军

16:00-16:30

王永祥

从语言生成模式看语言符号任意性

16:30-17:00

唐小林

符号学如何面对“不确定性”:对今天世界的一种理解

1019日下午
分论坛(非直播环节)

14:00-18:00

分论坛1
语言变异与身份建构

主持人:兰良平、刘璇
腾讯会议:949 523 994

分论坛2
语言创新与风格实践

主持人:邵朝阳、陈勇
腾讯会议:426 260 638

分论坛3
语言意识形态与立场

主持人:陈文革、张琳琳
腾讯会议:648 636 890

分论坛4
言语互动与跨文化交际

主持人:任育新、屈扬铭
腾讯会议:738 100 529

分论坛5
语言景观研究

主持人:赵芃、李志远
腾讯会议:956 399 521

分论坛6
语言政策与语言规划

主持人:张天伟、张立庆
腾讯会议:615 523 149

1019日晚上
大会主旨报告(2

19:00-19:45

Paul Kerswill

Language and Migration in Europe and China

李素琼

19:45-20:30

Michal Krzyzanowski

Reflections on ‘Discursive Shifts’: On Possibilities and Challenges for New Analytical and Interpretive Concepts in Critical Discourse Studies

王 磊

1020日上午
大会主旨报告(3

8:30-9:15

Ronghui
Zhao

Linguistic Capabiliti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Area Studies: Status and Intention

葛云峰

9:15-10:00

Hailong
Tian

A Social-linguistic Understanding of the Origin of Sociolinguistics

赵秀凤

10:00-10:45

Qing Zhang

Sociolinguistic variation and changing cultural frameworks of value

赵 芃

10:45-11:30

Adam Jaworski

The place-making signs of tourism: Genre, style and scale

张 蕾

11:30-12:00

闭幕式

主持人

11:30-12:00

各专题论坛、分论坛代表发言
下届会议承办方代表发言
会长致闭幕词

郭龙生
秘书长

发言专家介绍

陈建平教授,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毕业于广州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先后获香港中文大学应用语言学哲学硕士学位、英国兰开斯特大学现代社会史硕士学位、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语言文学博士学位。历任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副校长、党委副书记(1995-2015)、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中心主任(2002-2005);曾任全国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分委员会副主任委员(1992-2012)、中国英语教学研究会副会长(2000-2014)等。主持完成全国哲学社科规划项目(青年)、全国哲学社科规划项目(结项获优秀等级)、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广东省哲学社科规划项目和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结项获优秀等级),各一项。在研科研项目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跨文化语篇能力研究》。主要科研成果有专著《中国英语学习研究》(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语言与社会》(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翻译与跨文化交际》(编著)(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2)以及国际、国内学术刊物论文多篇。曾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合作)、广东省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合作);1991年被国家教委和人事部评为“在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回国留学人员”;1993年起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高一虹,北京大学外国语言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所所长、《语言学研究》主编。主要研究领域为社会语言学,曾任中国社会语言学会会长(2008-2010)。目前主要从事死亡话语的研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 “当代中国‘死亡话语’及发展考察”(批准号19AYY001)。

Adam Jaworski is Chair Professor of Sociolinguistics at the School of English,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His research interests include language in the context of globalization, mobility and visual arts. His latest publication is a journal special issue of Social Semiotics titled Writing (in) the City (co-edited with Li Wei). With Brook Bolander, he co-edits the book series Oxford Studies in Sociolinguistic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He is a Fellow of the Hong Kong Academy of the Humanities.

Professor Michał Krzyżanowski holds a Chair in Media and Communication Studies at Uppsala University, Sweden. He is also a Research Professor at Department of Communication & Media at the University of Liverpool, UK and its ‘Discourse and Society’ Research Group. Michał is one of the internationally leading experts in critical discourse studies of political communication, media and journalism. His key research interests are in dynamics of right-wing populist discourse, in mediation and normalisation of racism and of wider politics of exclusion as well as in diachronic and synchronic analyses of discourses and imaginaries of crisis in European and global media. Michał is the Editor-in-Chief of 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Language and Politics and a co-editor of the Bloomsbury Advances in Critical Discourse Studies book series.

Paul Kerswill is Professor of Sociolinguistics at the University of York in the UK; he has previously held positions at the Universities of Durham, Cambridge, Reading and Lancaster. His doctoral research in Bergen in Norway initiated his interest in the linguistic outcomes of migration. This was followed by a study of the dialect of the New Town of Milton Keynes in Britain and a new, mixed English dialect in the capital city, Multicultural London English, which is a youth language resulting from migration mainly from the Global South. His collaborators include Jenny Cheshire, Sue Fox, Eivind Torgersen and Ann Williams. A parallel track over the past twenty years has been his interest in language and development in West Africa. He was elected a Fellow of the British Academy in 2017.

田海龙,博士,天津外国语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天津市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天津外国语大学语言符号应用传播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常务副主编,学校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二级学科学术带头人。学术兼职有:中国语言学会社会语言学分会会长、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话语研究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国际学术期刊Journal of Language and Politics编委、系列丛书Discourse Approach to Politics,Society and Culture(John Benjamins)顾问委员会成员、系列丛书《南开话语研究》总主编、辑刊《话语研究论丛》、《中国社会语言学》主编。研究兴趣包括社会语言学和话语研究。出版著作有《批评话语分析:阐释、思考、应用》,译著《语言与全球化》。

王铭玉,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天津外国语大学原副校长、翻译与跨文化传播研究院院长、中国逻辑学会符号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语言与符号学研究会会长、中央编译局国家高端智库核心团队成员、天津市特聘教授、天津市杰出津门学者、天津市教学名师、俄罗斯普希金奖章获得者、俄罗斯“友谊与合作”奖章获得者,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曾任《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副主编、《外语学刊》主编,现任《语言与符号》《中译外研究》主编,国内10个外语刊物的编委、《中国社会科学》审稿专家;兼任全国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俄语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翻译协会对外话语体系研究委员会副主任、天津市外文学会会长、京津冀MTI教育联盟联盟长、国家教材委员会专家委员会委员、教育部义务教育俄语课标组组长、全国翻译专业资格(水平)考试俄语专家委员会副主任等职,12所大学和研究机构的客座教授和兼职研究员。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社会科学》《外语教学与研究》等重要报纸刊物公开发表论文110余篇,出版46部专著、译著和教材。先后完成省部级以上课题8项,2次获得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文旭,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西南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国家社科基金会评专家;全国翻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指委委员,教育部英语分指委委员。中国认知翻译学专业委员会会长,中国认知语言学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中国语用学专业委员会副会长,重庆市外文学会会长。Cognitive Linguistic Studies及Asian-Pacific Journal of Second and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主编;Language Sciences, Review of Cognitive Linguistics, Intercultural Pragmatics,《中国外语》等期刊编委。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认知语言学理论建设与汉语的认知研究”(15ZDB099)首席专家;发表论文170多篇,出版专著或教材数十部,主持国家级等各级教学科研基金项目20余项。主要研究兴趣为认知语言学、语用学、认知翻译学、外语教育学。

Qing Zhang (Ph.D. Linguistics (Sociolinguistics), Stanford University) is an Associate Professor in the School of Anthropology and affiliated faculty member in East Asian Studies and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and Teaching at the University of Arizona. She trains undergraduate and graduate (M.A. and Ph.D.) students in sociolinguistics and linguistic anthropology. She is also a faculty advisor in the Joint Ph.D. Program in Anthropology and Linguistics. Her research examines the constitutive role of language in contexts of sociopolitical change and globalization with a focus on China. Her research interests include sociolinguistic variation and change, language and identity, language and gender, language ideology, language policy, and language in the media. Her works have been published in leading journals such as Language in Society, Journal of Linguistic Anthropology, Journal of Sociolinguistics, Journal of Language and Politics, and in edited volumes on language and globalization, language policy and ideology, and new discourses in contemporary China. Her book, Language and Social Change in China: Undoing Commonness through Cosmopolitan Mandarin (Routledge 2018), is an example of Third Wave Variationist Sociolinguistics and offers a model for a style-based approach to sociolinguistic change that embeds language variation and change in broader social and political processes. She serves as an editorial board member for Sociolinguistic Studies and Linguistic Compass. She is also a proposal reviewer for the 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 (Linguistics Program).

赵蓉晖,上海外国语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生院院长,国家语委科研基地暨国家语言文字智库“中国外语战略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国家级“语言政策与语言教育”学科创新引智基地负责人,教育部哲社重大攻关项目首席专家。主要研究领域为社会语言学、语言政策与语言教育、语言学史,致力于开展语言学与社会科学相融合的研究工作,倡导经世致用的治学理念。出版专著文集等10部,在《中国社会科学》等刊物发表论文近70篇,主持国家哲社基金项目等15项,参与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12个。曾在美国马里兰大学、香港大学、日本成蹊大学访学。先后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上海领军人才”“楚天学者”“鉴湖学者”计划。主要学术兼职包括中国语言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社会语言学会副会长、中国语言学会语言政策与语言规划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中国研究生教育学会理事、上海研究生教育学会常务理事,担任上海外国语大学《语言政策与语言教育》编委会主任、俄罗斯科学院《社会语言学》与商务印书馆《语言战略研究》等期刊编委。正在主编《世界语言生活状况报告》丛书、外语战略研究丛书。

李瑞林,教授,博士生导师,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高级翻译学院院长,中国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会副会长,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语言服务行业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中国翻译》、《Babel》、《英语世界》编委。

司显柱,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翔宇领军学者”、高级翻译学院院长,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副会长,语言服务研究专业委员会会长,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审核评估专家,国家社科基金通信评审专家,国家社科基金成果鉴定专家,教育部和北京市社科基金评审专家以及教育部“长江学者”等人才项目评审专家。

王建华,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外国语学院副院长,兼任中国翻译认知研究会副会长,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认知翻译专业委员会副会长。

王晓军,教授,博士,天津市特聘教授青年学者、天津市高校学科领军人才,哈佛大学文理学院语言学系访问学者、硕士研究生导师。

佟颖,博士,天津外国语大学欧语学院讲师,俄罗斯国立师范大学访问学者。近年来在《外语学刊》、《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中国俄语教学》等外语类核心期刊及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十余篇,出版专著1部,主持国家社科项目1项,省部级项目2项,校级项目3项。

王军,教授,苏州大学外国语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目前担任苏州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语言与符号学研究会秘书长,中国认知语言学研究会常务理事,江苏省外国语言研究会副会长,苏州大学第一层次“东吴学者”,人文社科院驻院首席专家,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学科带头人,Language and Semiotic Studies 期刊主编,国家社科基金及教育部社科基金评审专家,《外国语》《山东外语教学》等期刊匿名审稿人。
主要从事对比语言学、认知语言学、理论语言学等领域的研究。研究内容涉及形体语言、复合名词、隐喻转喻、间接回指、韵律等。主持并完成两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参与一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主持并完成一项江苏省社科基金项目。出版专著《英汉语篇间接回指》(商务印书馆,2013)和《英语叙事篇章中间接互指释义的认知研究》(苏州大学出版社,2004),在《语言教学与研究》《外国语》《现代外语》等语言类期刊上发表研究论文60余篇。

孟华,中国海洋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授。目前担任中国海洋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汉学系主任;中国海洋大学国家文化产业研究中心视觉文化研究所所长;中国语言与符号研究会常务理事。兼任四川大学符号学-传媒学研究所特邀研究员,天津外国语大学语言符号应用传播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中国海洋大学国家文化产业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员,以及吴晓波频道《思想大食堂》签约讲师。
主要从事语言学和符号学等领域的研究。近年主要研究文字符号和视觉图像符号的关系。孟华原创性地提出完整的汉字符号学理论体系,其主要术语共12个被权威工具书《大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所收录。其符号学和汉字符号学观点被学术界广泛征引。主要出版著作有《汉字主导的文化符号谱系》(山东教育出版社,2014)、《汉字:汉语和华夏文明的内在形式》(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汉字符号学》(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符号表达原理》(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1999)、《文字论》(山东教育出版社,2008)等,主编《三重证据法:语言·文字·图像》(2008)、《符号学丛书》等。发表学术论文40多篇,其中“图像与文字——两种文化记忆的书写方式”一文发表在德国著名的人类学杂志上(Two modes of writings used to memorizeculture, Meng Hua. Paideuma, Bd. 52 (2006), S.157-181)。

张杰,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目前担任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委员会主任、国际符号学研究所所长、国际英文期刊Chinese Semiotic Studies(《中国符号学研究》)编委会主任。兼任教育部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俄语分委员会委员、联合国国际信息科学院院士、国际符号学学会副会长、中国区执行理事、董事局总监、执行委员会委员,中国逻辑学会符号学专业委员会中国语言与符号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比较文学学会语言符号研究会副会长、全国巴赫金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外国文学学会理事、江苏省外国语言学会会长、江苏省作家协会外委会副主任、江苏高校外语教学研究会副会长等职。
主要从事西方文学批评及其理论、俄罗斯文学研究、俄苏文艺符号学等领域的研究。主持和完成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5项,其中国家重大招标项目1项,国家教委“八五”和“九五”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2项,江苏省社科基金项目1项。作为第一负责人曾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和江苏省优秀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各1项,获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5次,其中一等奖1次,获江苏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各一项。已出版学术专著6部,编著或高校教材5部,独立或主持翻译学术译著4部,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其中不少被国际学术榜杂志和国内重要期刊收录。

张智庭,南开大学外国语学院法语教授,天津外国语大学语言符号传播应用研究中心专职研究员,著名法国符号学研究者和翻译学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1968年毕业于阿尔及利亚阿尔及尔大学文学院法国语言文学专业。1979年转入大学教书。1993-1998年在我国驻法国大使馆担任商务一等秘书。2002年获得法国政府“紫棕榈教育骑士勋章”。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进行法国符号学著述的翻译和介绍,已出版符号学著作译文20余部、法国研究论文集一部、个人诗集三部、符号学论文集一部(《符号学论集》)。

王永祥,教授,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目前担任ESCI收录的国际英文期刊Chinese Semiotic Studies(《中国符号学研究》)主编(http://www.degruyter.com/view/j/css);中文期刊《俄罗斯文艺》“符号学”栏目主持人。兼任国际符号学学会执行委员会委员(IASS Executive Committee Member),中国语言与符号学研究会副秘书长,中国话语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认知语言学研究会理事,江苏省外国语言学会副秘书长,天津外国语大学语言符号应用传播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语言与符号》副主编,《话语研究论丛》编委会委员。被江苏省委省政府决策咨询研究基地——江苏艺术强省建设研究基地聘为“江苏艺术强省建设研究基地专家”。
主要从事理论语言学、文化符号学、话语分析、巴赫金对话理论等领域的研究。已在国内CSSCI期刊、权威期刊或国外A&HCI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4部,译著1部。主持或完成亚洲财团资助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课题重点项目等9项。获江苏省第十四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大会优秀论文一等奖、江苏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等10余项。

唐小林,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四川大学符号学-传媒学研究所副所长,成都市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中国语言与符号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文化传播符号学分会常务副会长,四川省鲁迅研究会副会长,四川省比较文学学会理事。
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与基督教、比较文学、符号诗学、当代文学批评等领域的研究。出版学术专著4部、主编和参编教材多部,在《文学评论》《光明日报》《学术月刊》《文艺争鸣》《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书》等发表论文100余篇,20余篇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人大报刊资料、《文艺理论》《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文化研究》等摘转。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子课题、省部级重点项目多项,获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四川省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四川省优秀博士论文奖等多项。

主旨发言摘要

言语沟通有效性的构念及其对跨文化交际研究的启示
陈建平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本发言旨在讨论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在话语研究领域的应用,探讨该理论在话语机制性研究中的理论及实践价值,尤其是哈贝马斯关于言语沟通有效性的构念在话语研究中的应用价值;其具体目的在于探索建立适用于话语机制研究的分析框架并通过举例分析中外两则记者招待会上的互动话语个案,检验上述分析框架的适用性,进一步探讨言语沟通有效性构念对跨文化交际研究的启示及其应用价值,从交往互动理论的视角寻找可适用于跨文化互动研究的理论及方法参考。

Death Talks in a Changing China and the Need for Research
Gao Yihong, Zhao Na, Xu Jiju
Beijing Univerisity

Abstract:Along with China’s rapid development of economy, aging of the population and transition of medical models, traditional linguistic taboos regarding death and dying are gradually being broken. Death and dying are being verbally expressed in various disciplines. This talk provides an overview of general situations and research regarding death and dying in a changing China, particular in the fields of health communication, planning for dying and death, and death education. Twenty years of Chinese research publications, indexed in CNKI from 2000 to 2019, shows a general increase of research, yet studies from linguistic perspectives are strikingly rare, constituting only 2.4% of the total in 20 years. The distribution of these studies is uneven in different subfields. While breaking bad news and picture books attract more research attention, other subfields are largely barren. In recent 4 years, however, there is an emerging increase in sociolinguistic research on death and dying. The talk calls for comprehensive sociolinguistic research on death and dying in local and global contexts, and makes specific suggestions for future research.

The place-making signs of tourism: Genre, style and scale
Adam Jaworski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The linguistic landscape of tourist destinations works alongside other sectors of the industry to create a sense of place oscillating between “safe exoticism for the foreign tourist and textual authenticity for those who know [local languages]” (Kallen, 2009: 279; Moriarty 2015). Thurlow and Jaworski, (2015) demonstrate how signage in tourist destinations – as part of tourism discourse circulating around the world more broadly – serves as a place-making resource for the destinations themselves, and as points of reference and props for visiting tourists in their situated performances of reading, photographing and posing in front of the signs. In this talk, I discuss four genres of tourist signage: (1) names of souvenir stalls in west African tourist markets appropriating names and logos of ‘global’, or ‘first-world’ department stores and supermarkets (e.g. Harrods, Safeway; Galeries Lafayette, Tati) (Thurlow and Jaworski, 2010); (2) welcome signs, typically located in boundary or threshold locations of tourist destinations (Jaworski, 2014); (3) multi-directional signposts situated in scenic or particularly ‘remote’ places, indicating distances to/from a range of worldwide destinations; (4) 3-D place names in city centres. A detailed analysis of the stylistic and material aspects of these multimodal signs as well as their emplacement and uptake by tourists, suggests a polycentric and multi-scalar (Blommaert, 2015) organization of tourist destinations. I conclude by discussing how linguistic landscape offers evidence of tourism operating across the fault lines of locality and globality, egalitarianism and elitism, conviviality and conquest.

Reflections on ‘Discursive Shifts’: On Possibilities and Challenges for New Analytical and Interpretive Concepts in Critical Discourse Studies
Michał Krzyżanowski Uppsala University, Sweden

This plenary lecture points to the origins and evolution of the notion of ‘discursive shifts’ which I have introduced and elaborated in my work within Critical Discourse Studies (CDS) over the last decade. Initially introduced mainly as a general-interpretive concept in the context of analyzing European Union policy discourse (see especially Krzyżanowski 2013a, 2015), the notion of ‘discursive shifts’ has eventually been broadened significantly as well as applied across a variety of genres of mediated and political discourse. The notion has also become one of the key tools in both interpretive and analytical work of the CDS in the context of neoliberalism (Krzyżanowski 2016) or right-wing populism (Krzyżanowski 2012, 2013b, 2019, 2020a; Krzyżanowski and Ledin 2017) as the leading ideological projects leading to growing social inequalities and to political radicalization. As I will argue in my presentation while drawing on the example of ‘discursive shifts’, the process of building theories and interpretive as well as analytical concepts in CDS and wider discourse studies takes place along various types of, often interchangeable, trajectories. These include, very prominently, the strong problem-orientation and alignment with the contextual logic while, however, assuming that various formats of seemingly alike discursive shifts might be taking place across different national and other contexts (see e.g. Krzyżanowski 2018 a,b). But, as I will also show – mainly while using the example of the variety of formats of discursive shifts geared towards normalization of various forms of uncivility and social exclusion (Krzyżanowski 2020 a,b) – other discourse trajectories may and would often play an equally significant role as well as necessitate elaborating various forms of discursive shifts in not only discursive or linear way typical for (critical) discourse research but also following a retroactive or recursive discourse logic.

Language, migration and the nation in Europe and China: fragmentation and integration
Paul Kerswill University of York,UK

Europe and China are two large, diverse geographical entities strongly differentiated by their state formation and ideologies. While Europe has myriad nation states, some no more than a couple of hundred years old and many very small, China has for millennia had a powerful centralising ideology. Both entities are also multilingual, with similar numbers of languages: 200 in Europe and – despite being a single polity – 300 in China. I want to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fact that migration in Europe today mainly involves people moving across national and linguistic borders, this is not so in China. Chinese migrants move across a region with local languages, but with a strong, well-supported national language. In this talk, I consider migration flows which have taken place in the last 40 years. Starting with Europe, we see the migration of people from all over the world, particularly from previously colonised countries, such as Algeria or Morocco in France, or Jamaica, India and West Africa in the UK. This has massive consequences for the language ecology of the host countries – that is, which languages are spoken by whom and for what purposes, and we can se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different countries. It also has consequences for the host languages themselves – I will discuss German, Norwegian and English – because new, mixed versions have arisen. China has seen one of the greatest migrations ever recorded. Despite the hegemony of the national language, different dialects are now in contact as never before, and we see the effects of this contact on these dialects, as well as an increase in code-switching and (ironically) in the use of the national language. I will cite recent studies from a number of Chinese provinces. Finally, I contrast the situations in Europe and in China.

A Social-linguistic Understanding of the Origin of Sociolinguistics
Hailong Tian Tianjin Foreign Studies University

There is not yet an agreed understanding of the origin of sociolinguistics though there are many attempts at understanding it. One of the reasons for the different understandings is that there are different ways of understanding it. For example, one may understand the origin of sociolinguistics by way of exploring in literatures the uses of terms relevant to sociolinguistics, and others may do it by way of investigating the social background of linguistic research that gain advances from its precursors. This paper favours the latter way. It will explain why after reviewing the practices of the former one. For example, it will give an account of the social political context in which sociolinguistic research arose in the 1950s in America. It will also discuss the sociolinguistic view of language which is different from that of Saussure’s. By so doing this paper highlights a point that the advances in linguistics is necessarily a result of linguists devoting their intelligence to the consideration of current social-political issues that gain wide attention. This point, so to speak, is highly relevant when linguistic innovation is wanted in a time when linguists face fundamental social changes.

当代俄罗斯话语研究的发展与反思
王铭玉、康喆文 天津外国语大学

摘要:俄罗斯话语研究与西方理论有着渊源关系,但本土语言学色彩浓厚,经过五六十年的发展已具有一定规模。在“人类中心论”范式的指导下,俄罗斯话语研究成为语言文化学、认知语言学、社会语言学等交叉学科的热点研究对象。在话语研究领域逐步扩大的同时,也暴露出话语理论研究系统性不强,研究方法较为单一,研究目的社会导向性不足等问题。
关键词:俄罗斯话语研究;人类中心论;跨学科研究

社会认知视角下自我身份的话语建构
文旭 西南大学

摘要:我是谁?这是人生的终极疑问,人人都无法回避。关于这个问题,我不仅仅是指身体的我,还有心理的我,道德的我,社会的我,等等。在言语交际中,自我是如何通过话语来建构自己身份,标明自己的信念、立场、观点等。本讲从社会认知视角,探讨说话人自我身份的话语建构,提出自我在特定语境中的目的、认知与自我身份建构的话语具有密切的关系,也就是说,人们的社会认知决定了言语交际中自我身份的话语建构。

Sociolinguistic variation and changing cultural frameworks of value
Qing Zhang University of Arizona

Recent development in variationist sociolinguistics adopts an integrated perspective by treating linguistic variation as part of a larger semiotic system and linguistic change as integral to social change. While a large number of studies focuses on sociolinguistic variation in the production of styles, more research remains to explore linking variation to broader social-political concerns. This paper contributes to the latter area of scholarship by examining the ways through which enregistered variation participates in changing cultural frameworks of value. Drawing on data from Mandarin Chinese in the rapidly changing social landscape of China, the paper demonstrates that sociolinguistic variation is swept up in broader cultural frameworks of value through 1) its use in the performance of shifting personae and 2) construals of the qualities associated with such personae in metasemiotic discourse. 

Linguistic Capabiliti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Area Studies: Status and Intention
Zhao Ronghui Shanghai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

Abstract: Area Studies have been developing rapidly in recent years and are also new growth engine for the discipline of Foreign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Based on the objectives, inten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of area studies, and related literatures and surveys, it can be found that: (1) area studies are closely related to language, and relevant training for research and language capabilities have their own emphases, which cannot be replaced by each other. “Specialty + Language” is an ideal capabilities model for researchers in this field; (2) language runs through the capabilities system for area studies, but in different levels and types of research, the weight and emphasis of language functions and language capabilities are different; (3) language capabilities needed in this field includes multilingual capability and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 The former constructs structures of language varieties and functions based on the needs of specific research on language capabilities, while the latter includes linguistic competence, sociolinguistic competence, discourse competence and strategic competence, which constitute the deep capabilities for language application.
Key words: area studies; area studies capabilities; linguistic capability; multilingual capability;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

社会语言学与翻译专题论坛发言摘要

应用译学的学术前提与框架重构

李瑞林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摘要:知识结构化是学科内部建制的核心所在,与学科的合法性与自治性密切相关。报告反观应用译学的生发缘起及内部结构,剖析本领域存在的学术前提缺位、核心特征模糊和逻辑结构离散等基础性问题。鉴于此,应用译学颇有必要回归翻译的实践理性特质,以本体事实为基础,以固有逻辑为理据,以翻译生活为指向,逐步生成理论上自洽、实践上可行的知识结构和话语体系。

社会语境与翻译——系统功能语言学视角

司显柱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提要:语言学理论可归为两大类别:一是以人类学和社会学为基本指导的功能语言学,一是以哲学和心理学为基本指导的形式语言学。本报告以基于社会学的系统功能语言学为框架,讨论三种社会语境:语域、体裁、意识形态对翻译的启示。

新中国70年翻译活动社会学研究

王建华   中国人民大学

摘要: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社会发展使得翻译实践、研究以及翻译学科建设都有开创性和突破性的发展。本研究在借鉴西方社会学理论及社会翻译学研究基础上,从社会学视角切入,结合布迪厄场域、拉图尔行动者网络理论及社会系统理论,运用系统分析、文献学研究法、个案分析等,对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翻译活动的产生、影响因素及其对中国社会带来的影响进行较为完备的梳理和评述,回答翻译活动与中国社会翻译学的研究、中国翻译活动与社会的互动关系等;最后,根据文献整理及数据分析,在翻译活动实践及翻译活动研究两个层面归纳出较为客观、有预见性的发展趋势,为推动中国社会翻译学、中国文化外译、中国翻译产业发展、中国外译话语体系建设等课题研究打下一定的基础。

本研究运用系统分析、定量与定性相结合、文献学研究法、个案分析、归纳总结等方法,从社会发展的各个维度系统地对翻译活动进行经验总结和未来展望,将翻译活动置于社会大背景之下开展研究,集中关注行动者之间的互动,同时,考察当行为跨越时间和空间的时候,大量翻译现象所反映的社会发展特征。

研究发现并印证:1.翻译活动与社会发展之间呈现正相关的关系。 2.社会学主要理论在分析新中国70年的翻译活动过程中具有相互补充和相互说明的价值。

旅游景区的语言景观与语言服务研究——以天津五大道景区为例

王晓军   天津外国语大学

摘要:语言景观作为社会语言学领域的新兴分支,自1997年正式提出后,逐渐受到越来越多国内外学者的关注。语言景观的研究关注的是公共空间里各种各样的语言标牌及其反映的语言政策、语言使用现状、语言与社会群体之间的关系等。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持续增长与国际交往需求的日益提高,语言服务这一领域也成了当今语言学研究的热点之一。语言服务旨在发挥语言的工具属性,使其在各行业中传递信息、促进交流,从而达到为国家、社会群体或个人提供服务的目的。公共区域内的语言景观通过标牌向人们提供语言服务。可见,语言景观是语言服务的载体、表现形式与实现途径。本研究结合语言景观的场所符号学理论与语言服务的概念系统,创建融合型分析框架,选取天津五大道旅游景区的语言景观为研究对象,实地收集一手语料,运用定量定性相结合的分析方法,考察该景区语言景观的特点及其提供的语言服务资源、效能类型。最后通过调查问卷进行效能测评,考察国内外游客的态度与感知。研究发现天津五大道旅游景区不仅具有可供游览的历史风貌建筑,还有居民区、办公楼、医疗教育等机构,属于多功能综合性区域。该区域自下而上的语言景观在语码、字刻与置放等方面的丰富程度高于自上而下的语言景观。两类语言景观主要系文字资源型语言服务,部分非典型语言景观采用了语音资源,向社区居民及游客提供信息传递、文化传播、政策宣传、旅游形象塑造、商业利益获取等服务。基于此,提出了四条改善景区语言景观效应,改善语言服务现状的建议,即加强景区语言景观翻译质量的监测,加强景区语言景观语言服务的针对性,加强对景区语言景观的合理设置与更新维护,加强对景区非典型语言景观的建设与完善。该研究不仅对国内旅游景区语言景观进行了有益探索,还为提高旅游景区内语言景观的建设提供建议与参考,以期提高语言景观的语言服务能力,吸引更多国内外游客,促进旅游产业的发展和国家中心城市形象。

从社会符号学角度诠释译者的多维角色

佟颖   天津外国语大学

摘要:从社会符号学视角出发,中外翻译史中译者角色的演变均源自“社会结构”和“社会人”这两个概念,社会结构使译者产生,社会人使译者在翻译活动中扮演不同角色。以皮尔斯符号学的“三位一体”观为蓝本,译者与作者、原文、译文、原语文化、译语文化之间也存在“三位一体”模式,译者充当对象关联物和媒介关联物。通过对每个关联物进行要素分析,得出六个下位符号,阐明译者在翻译活动中具有主体性,但与其他社会人间是平等互动的关系,他们之间的联系以文本为媒介,因此,社会符号学的主体间性包含“主体-主体”模式,也包含“主体-客体”模式。

社会语言学与符号学专题论坛发言摘要

论所指为空的空符号——以汉字“青”为例

王军   苏州大学

摘要:空符号(blank-sign),又称零符号(zero sign),通常被认为是指能指为空的符号类型,但也有学者认为空符号也可以是所指为空,甚至能指所指皆为空的情形。本研究以汉语颜色词“青”为例,分析其所指为空的符号特性。“青”在中国历史和社会生活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文化负载词:最初它是指特定物体所呈现出来的颜色,并逐渐泛化用来指基本色,但它所指的颜色既可以是蓝色,也可以是绿色或黑色。在实际的语言使用中,如果没有特定的语境,人们对“青”所指称的颜色的认识往往是模糊的。由于“青”所指的颜色最初与令人感到舒适的物体(绿色植物)或高贵雅致的物体(蓝色的蓝铜矿、绿色的孔雀石)相关,而且其所指义并未被某一特定的颜色所固定下来,这使得“青”的所指义具有了较为宽泛的指称性和较广的辐射性,具有美好、神圣、平和等意境。“青”字在汉语中不仅使用频率非常高,而且作为偏旁部首大量出现在汉字中,典型的表现就是人名中的“青”。“青”作为一个符号,其能指与所指之间的关系并非是明确的,所指往往体现为受话人的一种模糊的感受:三种不同的颜色;某一种颜色的深与浅;与颜色无关的美好感受。所谓的所指为空,并非是无所指,而是所指较为宽泛、笼统、模糊,存在较多的空洞,需要受话人去填充这些空洞,获得具有个性特质的意义理解。我们认为,符号的意义或许不在于它原本指什么,或者从理性分析的角度获知其所指对象,而是符号在受话人的头脑中能够产生怎样的含义,因此,从功能意义上说,任何语言符号都具有空符号的潜质。

关键词:空符号、能指、所指、颜色词、“青”

符号景观:语象合治之物

孟华   中国海洋大学

提纲:

一  符号学是语象关系之学

符号学有两个研究维度: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

广义的语言符号可简称“语符”。非语言符号中最重要的有两类:图象符号和实物符号,它们都是视觉性的,可统称为“象符”。

这样我们把符号学的两个维度简化为语符和象符的研究,简言之,符号学是语象关系之学。主流符号学更关注语象之间的分治研究:将语象两个要素分离而关注其中一极。

二  符号景观的语象合治

符号景观也主要包括两类,一是非语言景观,“所有活生生的东西都仅仅成了表征”(德波)。二是语言景观,在社会语言学中主要指生活情境中的各种语标:公共标识、横幅、液晶显示屏文本、公告栏、交通标志、道路名称、标语、招牌等等。根据分治观,这两类景观符号是对立的,通过否定另一方来确立自己研究的边界。

本文看来,以语象合治观来解释符号景观似更合理。

所谓语象合治,即拆解象符和语符之间非此即彼的刚性边界,每个要素都包含了异己的他者,象符中有语符,语符中有象符,每一个景观符号都是语象合治之物。

本文对符号景观的定义:公共生活场景中被语言解释的可视物。

其合治性表现为:

物必被语言解释,语言必施于物的自我显象,语象合治之物必统一于公共领域的景观化进程。

三  符号景观的语象合治两种方式

语象合治就是就是象符借助语符成为象符、语符借助象符成其语符的相互“显象”的活动。这种语象互动的显象活动魏晋王弼将其总结为两类:“言以象尽,象以言著” 。

符号景观的语象合治包括两种:

1在象符性景观符号中,语符以口语或私语的方式介入景观物即象符的自我显象过程。象符处于语象关系中的主导地位,因此可叫做“先象后语”的合治关系,对象符的感知决定了语符的意义和解释方式。

2语标性景观符号中,语符即语标以书写或公语的方式参与对景观物或象符的显象,并起主导作用,是“先语后象”的合治关系,对语标的认知决定了象符的意义和解释方式。

四  案例分析:自然景观符号主导的解家河与语标景观符号主导的唐家庄

解家河(象符景观主导)       唐家庄(语符景观主导)

1神话发达         /        字标发达

2口述史           /        有村志

3个体农家宴       /        村办企业

4无为而治         /        党建模范

5散点布局         /        聚落形态

……

人工智能时代的文学符号学批评

张杰   南京师范大学

摘要:进入人工智能时代,文学批评与其他社会科学研究一样,也陷入了难以摆脱的困境,即科学的理性分析与审美的情感缺失之间的矛盾。文学研究不可能不依赖理性化的批评手段,然而必然会丢失的则是文学艺术的灵魂,即情感。科学研究要探寻创作的规律性,但艺术的魅力又往往存在于非规律性之中。文学符号学批评则努力探索走出这一困境的路径,把批评的重点置于文本的多元化阐释,即揭示文本的意义再生机制和发掘文本的可阐释空间。

半-象征编码浅谈

张智庭   南开大学

摘要:“半-象征”概念和理论,首先由巴黎符号学学派创始人格雷马斯提出,指的是“单平面符号”、“语言符号”之外的一大类符号。“单平面符号”,依据叶姆斯列夫的定义,指的是能指与所指无法区分开来、因此也就无“相符性”可谈的符号,例如交通指示牌等;语言符号(亦即象征符号)指的是能指与所指之间的“相符性”是可变化的、有差异的,;而“半-象征符号”指的则是能指与所指之间的相符性是借助于各种“范畴”和“相关性”来实现的,格雷马斯举的例子是“举止”与其意义之间的关系,在欧洲的文化中,纵向的上下举止表示“是”,而横向的水平活动便表明“否”,即我们语言中常说的“摇头不算,点头算”之意。随着社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半-象征”符号或系统越来越多,而且多表现为“混合系统”。本文旨在初步介绍“半-象征”概念和理论的提出与应用之后,在位置、指向和影响力方面谈一谈个人对于“半-象征”符号的理解。

从语言生成模式看语言符号任意性

王永祥   南京师范大学

摘要:索绪尔(1980)在《普通语言学教程》中对语言符号任意性作了精辟的论述;但许多学者对任意性原则提出挑战,并以语言符号的可论证性或象似性特征为依据,对任意性特征进行否定。本研究从符号、能指、所指等基本概念入手,进一步澄清语言符号“任意性”的意义,分析任意性原则与价值系统间的联系,阐释索绪尔的绝对任意性与相对任意性之区分,并构建语言生成模式,进一步诠释和支持语言符号任意性原则。

符号学如何面对“不确定性”:对今天世界的一种理解

唐小林   四川大学

摘要:据说“世事难料”是今年的关键词。新冠疫情“突如其来”,把世界卷入巨大的“不确定性”之中。“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因为新冠疫情而加剧,世界格局发生前所未有的变化。可以这样说,今天世界已经进入“不确定性”的常态化时期。符号学是人文社会科学的公分母、方法论,理应面对这一现象,并有能力对这一现象作出解释。那么符号学是如何看待今天世界的“不确定性”的?或者说,符号学怎样在理论上解释今天世界的这种“不确定性”呢?我的发言试图回答这一问题。

中国语言学会社会语言学分会简介

中国语言学会社会语言学分会是一个全国性的学术团体,以研究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语言现象为宗旨,积极组织开展关于海内外华人、中国各民族语言的社会语言学研究,并在此基础上致力于对社会语言学理论及学科建设做出中国学者的贡献。学会前身是2003年11月21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注册成立的中国社会语言学会。2018年学会成为中国语言学会的二级学会,更名为“中国语言学会社会语言学分会”。
中国语言学会社会语言学分会由汉语、外语、对外汉语教学以及少数民族语言研究领域从事社会语言学研究的学者组成,创会会长是北京语言大学原副校长曹志耘教授。历任会长分别为社科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周庆生教授、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高一虹教授、暨南大学华文学院郭熙教授、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苏金智教授。现任会长为天津外国语大学博士生导师田海龙教授,副会长为邵朝阳、周洪波、汪磊、梁云、胡松柏、赵蓉晖、潘海英、郭龙生,秘书长为教育部语用所博士生导师郭龙生研究员。
学会主办有会刊《中国社会语言学》,每年两期,现已出版30辑。目前由外文出版社出版,中国知网全文收录。
学会主办三个学术活动,1)每两年一次的“社会语言学国际学术会议”,到目前已经在北京语言大学、澳门大学、南京大学、广州外语外贸大学、北京大学、香港理工大学、青海民族大学、天津商业大学、新疆师范大学、南昌大学、吉林大学举办十一届。第十二届将于2020年12月在中山大学举行;2)“社会语言学高端国际论坛”,首届2019年9月在上海外国语大学举行,第二届将于2020年10月在天津外国语大学召开;3)“中国社会语言学高峰论坛”,第一届在中山大学新华学院(广东东莞)召开,第二届2019年12月在四川外国语大学举行。

天津外国语大学简介

       天津外国语大学(简称“天津外大”、“天外”)是一所主要外语语种齐全,文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教育学、艺术学、工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特色鲜明的高等学校。学校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秉承“中外求索,德业竞进”的校训精神,着力培养高素质复合型国际化人才。
       天津外国语大学的主体前身是1964年成立的秦皇岛外语专科学校,后更名为河北外国语专科学校、天津外国语专科学校。1974年,学校恢复并改名为天津外国语学院,同年招生的有英、日、法、俄、西班牙等语种。1977年恢复高考后,恢复招收全日制本科生。1979年学校开始招收英语和日语专业硕士研究生,1981年被国务院批准为首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2010年,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天津外国语大学。
       学校现有五大道和滨海两个校区, 总占地面积464218.7平方米。五大道校区三个院落分布在天津市历史风貌建筑文化旅游区内(马场道、睦南道、郑州道)。滨海校区坐落在滨海新区大港高教生态园区内,湖光映翠,景色秀丽。
学校现有58个本科专业。其中,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35个(外语语种33个),中文、新闻学等文学类其他专业以及经济学、管理学、法学、教育学、艺术学、工学门类专业23个。有国家级特色专业、国家级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5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7个、天津市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4个。获批天津市线下、线上线下混合式、社会实践一流本科建设课程12门。
       学校拥有1个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项目,7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29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点,6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涵盖20个授权方向)。拥有5个天津市重点学科、4个天津市特色学科群,其中,外国语言文学学科是天津市一流建设学科、中国语言文学学科是天津市一流培育学科。外国语言文学学科具有接受国内高校青年骨干访问学者和一般访问学者资格。
       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本科生和研究生万余人,生源覆盖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及港澳台地区。学校坚持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全面推进专业教学与外语教学的深度融合,大力推广辅修、双学位、项目班、“外语+”与“专业+”等形式多样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积极组织学生参与各种大型国际会议的翻译和外事接待服务,选派优秀学生出国留学研修,不断拓宽学生接受多元文化的渠道,突出具有天外特色的语言训练和复合专业教育。
       学校获批2个复合型人才培养天津市教育体制改革项目,其中求索荣誉学院获评天津市教育体制改革示范项目;与天津市委宣传部共建新闻学院,共同培养国际化新闻人才。
       毕业生就业率连续多年保持在高水平,近5万名优秀校友活跃在外交、外贸、新闻、财经、法律事务、教育等各条战线,深受用人单位好评和欢迎。与一汽丰田、三星电子等世界500强公司建立75个实践基地,包括凤凰卫视美洲台等多个海外实习基地。学生在全国多种专业竞赛中屡获佳绩。
       数十年的办学历程,学校涌现出了一批在我国外语界享有盛誉的语言学大师和翻译家,如钟作猷、金隄、朱万清、修刚、王铭玉等,学术薪火相传,积淀深厚。学校现有教职工千余人,其中专任教师(含外籍教师)七百余人,专任教师中超过60%的教师拥有海外留学或工作经历,部分专业达到100%。教师队伍中,有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天津市教学团队、天津市教学创新团队11个、天津市级劳模创新工作室1个。8位教师担任教育部高等学校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含副主任委员、分委员会主任委员)。70余人次分别获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全国优秀教师、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天津市特聘(讲座)教授、天津市“131”创新型人才(第一层次)等省部级及以上各类荣誉或称号。学校5个创新团队入选天津市高等学校创新团队培养计划,建有天津市外事翻译人才储备基地。
       学校建有翻译与跨文化传播研究院(下辖中央文献对外翻译与传播协同创新中心、中央编译局中央文献翻译研究基地、外国语言文学文化研究中心、语言符号应用传播研究中心、比较文学研究所、欧美文化哲学研究所)、国别和区域研究院[下辖朝鲜半岛中心(东北亚中心)、拉美研究中心、俄罗斯研究中心、乌克兰研究中心、葡萄牙研究中心、法国研究中心]、“一带一路”天津战略研究院,基本建成了服务国家、天津以及学校发展的国际化特色科研平台体系。
       学校注重科研创新和智库建设,拥有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中央编译局部属研究基地、天津市“2011协同创新中心”、天津市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天津市普通高校社科实验室、天津市高校创新团队、天津市高校智库、CTTI来源智库以及 “中国学研究中心”海外智库,积极为国家部委和地方政府提供智力支持,产出一系列标志性成果。学校承担高水平科研项目,产出高水平论文、专著和研究报告,每年举办或承办重要国际、国内学术会议,获得多次省部级优秀社科成果奖,逐步形成了以中央文献对外翻译、国别区域问题、应急外语服务研究、外国语言文学研究为引领的科研特色。主办有外国语言文学研究类重要学术期刊《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综合类文化期刊《世界文化》杂志,学术辑刊《中译外研究》、《翻译中国》、《语言符号学通讯》等。
       学校坚持走国际化办学之路,积极服务“一带一路”倡议,与世界30多个国家的220余所大学和教育机构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2019年,学校获批与保加利亚合作办学本科教育项目。学校接收“中国政府奖学金”、“孔子学院奖学金”、“天津市政府奖学金”外国留学生,设有“天津外国语大学来华留学生新生奖学金”,每年接收来自世界60多个国家的近2000名长短期留学生来校攻读本科、硕士、博士学位或者短期研修。依托与国外高校的良好合作关系和“2+2”、“3+1”、“4+1”等合作办学项目以及联合培养硕士、博士项目、国家汉办学生汉语教师志愿者项目等渠道,每年派遣大批学生到国外学习交流。学校积极践行中华文化走出去战略,先后与韩国、葡萄牙、俄罗斯等国高校合作开设9所孔子学院,多次被国家汉办授予“先进孔子学院”荣誉称号,曾两次获评全球孔子学院先进中方合作院校。
       学校现有9个天津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天津市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建设项目),3套国际标准的同声传译报告厅,7个语种11套国际卫星电视接收系统以及覆盖两个校区的校园计算机网络。学校学习资源丰富,两个校区图书馆馆舍面积2.3万余㎡,藏书738万册(含中文、英语、意大利语、葡萄牙语、阿拉伯语、泰语、缅语等多个语种多个学科的电子图书和纸质图书),中外文报刊、杂志1600余种,88个文献类型、语种及学科专业覆盖较为全面的中外文数据库;收藏19世纪到20世纪中期出版的近2万册中外文文献中,西文善本、名人题赠、清末线装书和汉学相关文献共计520余种,具有重要的历史文物价值、学术资料价值和艺术鉴赏价值。学校体育设施完善,拥有标准运动场、足球场、网球场、篮球场、排球场等体育设施,万余平方米的综合体育馆,建有游泳馆、击剑馆等现代体育场所。
       多年来,学校不断发挥学科专业优势,积极服务社会,承担了天津市大部分高端会晤、大型国际会议的交替传译、同声传译任务,先后承担完成《中华人民共和国大事记》《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等中央文献外译工作,作为第29届北京奥组委的翻译定点服务单位,完成北京奥运会重要文献多语种的翻译工作,荣获“中国翻译事业杰出贡献奖”。学生志愿者出色完成大型展赛会等多种类型志愿服务,荣获中国百个优秀志愿服务集体等40余项荣誉,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天外”志愿服务体系和有影响力的志愿服务品牌。
       2020年新冠疫情防控期间,按照市委市政府要求,快速组建覆盖6个语种,近百人的外语志愿服务突击队,前往机场、海关、边检、隔离点等抗“疫”一线及外籍人员聚居社区,协助做好翻译沟通、情绪疏导等工作;完成30余万字的抗疫笔译任务;将防疫《入境人员健康提示》录制成28个语种的微视频于天津口岸滚动播放;将抗“疫”经验结集《抗“疫”应急外语服务思考与实践》,在京津冀联防联控、全力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中贡献了天外力量。
为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完善重大疫情防控体系建设的指示精神,在总结学校抗“疫”经验与不足基础上,我校10名外语教授联袂提出尽快建立和完善我国应急外语服务体系建议,建议得到了国务院相关领导和天津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7月16日,天津市应急外语服务人才库、应急外语服务人才培养基地、应急外语服务研究院、应急外语服务多语种语料库实验室(简称“一基地三库”)正式成立,这标志着我市应急外语服务体系建设初步搭建起了组织架构,我校10位外语专家所提建议正式落地,应急外语服务研究也成为我校在国际语言学界独树一帜的研究领域。
       学校立足新时代基础教育发展新需求,发挥自身及附属外国语学校在外语学科教学、基础教育领域的优势和影响力,与各级政府教育行政部门、经济功能区、社会企业进行深度合作,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和发展。目前已形成了以天津外国语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为母体校,附属滨海外国语学校、附属北辰光华外国语学校、附属静海外国语学校、附属东疆外国语学校、附属高新区外国语学校为新建校的“附属学校群”,为以外语为特色、全方位综合发展的优质基础教育,打下了良好基础,赢得了广泛赞誉。既满足了当地人民对优质基础教育资源的期待,也为学校成立教育集团、规模化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推进内涵建设,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外国语大学,培养具有中国情怀、全球视野、求索精神、跨文化能力的高素质复合型国际化人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天津外国语大学翻译与跨文化传播研究院简介

       翻译与跨文化传播研究院由“一基地、一所、三中心”组成。其中,中央文献对外翻译与传播协同创新中心、中央文献翻译研究基地为部校共建单位,外国语言文学文化中心、语言符号应用传播中心是天津市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比较文学研究所是校级研究机构。
       研究院以翻译研究、文学文化研究、符号应用传播、比较文学研究、协同创新为基础和突破口,全面进行中外文化交流与传播的实践和理论研究。其中翻译是研究院的本色;跨文化是研究院各个机构工作的主线,不同文化的相通相谐构成研究院最大的特征;传播暗含于跨文化之中,是研究院工作的本质所在。
       翻译与跨文化传播研究院现有研究人员21人,其中,博士生导师5人、教授9人、副教授2人;现有在校博士生45人、硕士生56人,共计研究生101人。
研究院名师名家云集,其中院长王铭玉教授是全国语言与符号研究会会长、全国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天津市外文学会会长、中央编译局高端智库核心团队成员,在《光明日报》《人民日报》等重要报刊发表论文110余篇,著作等身。修刚教授是天津市级重点学科带头人,中国翻译协会副会长、中国日语教学研究会会长、教育部高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教育部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日语分委员会副主任。田海龙教授是中国语言学会社会语言学分会会长、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话语研究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张晓希教授是天津市比较文学学会副会长、全国优秀教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天津市高校教学名师,天津市高校教学楷模,天津市劳动模范。一批来自北大、南开等名校的青年骨干教师更是后继有人。
       研究院的主要任务是把世界文化引进来,让中国文化走出去。(世界文化引进来扩大我们的国际视野,而中国文化走出去体现了我们的家国情怀。)同时,研究院还具有“五个特”:研究院是它的特属,研究是它的特点,翻译是它的特色,跨文化是它的特征,交流是它的特质。
       翻译与跨文化传播研究院作为学校的研究高地,身兼五种特殊的使命:
(1)科学研究是研究院的首要任务,为学校提供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高端成果;
(2)人才培养是研究院的重要任务,它肩负着博士和硕士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工作;
(3)文化传承是研究院的双向任务,文献翻译是向外,欧美哲学是向内,符号传播和比较文学是内外兼修;
(4)服务社会是研究院的一项常态化工作,逐渐适应新时代研究工作的新常态,把咨政国家的的智库作用得以充分发挥;
(5)学科建设对于研究院而言是一项特殊的任务,高端人才聚集、高水平成果丰硕的特点决定了在学校重要的学科建设中发挥着引领的作用。

天津外国语大学高级翻译学院简介

       天津外国语大学高级翻译学院以培育高端翻译人才,突出语言翻译服务能力为目标,整合校内同声传译专业和翻译专业硕士的学科力量与教学资源,成为天津乃至全国高端翻译人才储备中心和高层次外语人才培养基地。学院集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国际交流合作”五大职能于一身,致力于党和国家重要文献翻译和应急外语服务,积极为国家输送融通中外的对外文化传承高端人才;探索“政产学研一体化”发展模式,服务国家战略和天津城市对外宣传。学院现为全国翻译专业资格(水平)考试合作基地、“京津冀MTI教育联盟”理事长单位、天津市外事人才储备基地、天津市应急外语服务人才库秘书处所在地。

       学院拥有英语同声传译、日语同声传译2个方向的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及英语笔译、英语口译、日语笔译、日语口译、俄语笔译、俄语口译、法语笔译、法语口译、德语笔译、德语口译、朝鲜语笔译、朝鲜语口译、西班牙语笔译、阿拉伯语笔译8个语种14个方向的专业型翻译硕士研究生,在校中国研究生550余名,还有来自阿尔及利亚、阿根廷、爱沙尼亚、巴基斯坦、波兰、德国、俄罗斯、乌克兰、吉尔吉斯斯坦、摩洛哥、日本、韩国、亚美尼亚、印度尼西亚十余个国家的留学生研究生30余名。学院现有专兼职教授30余名。

CAS
相关推荐
5/5

原创视频版权为主办方及译直播所有,请勿擅自使用
1
已有 1 条评论 新浪微博
  1. Nick

    为主办方和译直播平台点赞(。ò ∀ ó。)

    2021年1月19日 18:15来自移动端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