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看】人工智能时代我国语言服务产业研究高端论坛


人工智能时代口译技术应用研究
王华树 | 国内首部聚焦口译技术应用和教学的著作
新书推荐


口笔译教育与评价国际论坛 二号公告
在厦门大学百年校庆之际,邀您齐聚厦门、共襄盛举
论坛推荐

video
play-rounded-fill
【回看】人工智能时代我国语言服务产业研究高端论坛
video
play-rounded-fill
【回看】人工智能时代我国语言服务产业研究高端论坛
video
play-rounded-fill
【回看】人工智能时代我国语言服务产业研究高端论坛

嘉宾个人发言专题栏目

为探索人工智能时代我国语言服务产业所面临的问题、挑战与解决办法,推动新时代背景下语言服务产业研究,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人工智能及语言认知实验室、《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编辑部、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高级翻译学院联合举办“人工智能时代我国语言服务产业研究高端论坛”。论坛将于2019年9月13—15日在北京丽景湾国际酒店举行。

会议拟邀请北京语言大学李宇明教授、王立非教授、中国政法大学张法连教授、中国海洋大学任东升教授、北京师范大学张政教授、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李瑞林教授、上海外国语大学谭业升教授、中国人民大学王燕教授、大连外国语学院王少爽副教授、商鹊网及汇众医疗联合创始人邹剑宇、全国高校联盟秘书长、北京全球语通教育科技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谷菲、译国译民翻译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俞剑辉、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司显柱教授、董涛教授等业界专家学者做主旨发言会议拟邀请北京语言大学李宇明教授、王立非教授、中国政法大学张法连教授、北京大学俞劲松教授、北京师范大学张政教授、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李瑞林教授、上海外国语大学谭业升教授、中国人民大学王燕教授、大连外国语学院王少爽副教授、对外经贸大学崔启亮副教授、商鹊网及汇众医疗联合创始人邹剑宇、全国高校联盟秘书长、北京全球语通教育科技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谷菲、译国译民翻译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俞剑辉、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司显柱教授、董涛教授等业界专家学者做主旨发言。

会议时间:2019年9月13-15日
会议地点:北京丽景湾国际酒店

会议议程

时间

内容

宣讲嘉宾

9 月 14 日上午

8:30-9:00

开幕式

司显柱教授

9:00-9:10

合影

 

9:10-9:40

从语言服务大国迈向语言服务强国——对语言服务、语言服务学科、语言服务人才的再定位

北京语言大学
王立非教授

9:40-10:10

法律语言服务的伦理观刍议

中国政法大学
张法连教授

10:10-10:20

茶歇

 

10:20-10:50

机辅圣经翻译对国家翻译实践文本翻译的启示

中国海洋大学
任东升教授

10:50-11:20

语言服务学与高校翻译人才培养

上海外国语大学
谭业升教授

11:20-11:50

从“语言+”到“知识产权”—语言产业亟待完善知识产权保护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董涛教授

9 月 14 日下午

14:00-14:30

语言与翻译教学过程中的数据挖掘与人工智能技术管窥

北京大学
俞敬松副教授

14:30-15:00

人工智能时代 MTI 人才培养的本位回归:理论与实践

北京师范大学
张政教授

15:00-15:30

应用翻译学概念框架再反思与研究展望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李瑞林教授

15:30-15:45

茶歇

 

15:45-16:15

古典名著的海外译介

中国人民大学
王燕教授

16:15-16:45

语言的经济属性与我国语言服务产业及其研究现状分析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司显柱教授

9 月 15 日上午

8:30-9:00

计算机正改变着我们的语言生活

北京语言大学
李宇明教授

9:00-9:30

资讯全球同步,译员如何从事知识和服务?

商鹊网及汇众医疗联合创始人邹剑宇

9:30-10:00

从语言教育服务企业的角度谈语言教育产教融合

全国高校联盟秘书长、北京全球语通教育科技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谷菲

10:00-10:30

人工智能时代下,校企合作如何助力语言服务人才培养?

译国译民翻译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俞剑辉

10:30-11:00

国家术语服务基础设施:理念、经验与实现

大连外国语大学
王少爽副教授

11:00-11:20

语言服务行业的本地化专业方向建设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崔启亮 教授

11:20-11:50

闭幕式

周长银教授

会议专家发言题目、摘要及个人简介

(按发言者姓氏拼音排序)

语言服务行业的本地化专业方向建设
崔启亮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摘要:本地化是语言服务行业和语言服务专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融合信息技术、翻译技能、项目管理的现代语言服务,欧美发达国家的高校已经开设本地化专业 20 多年。本文全面分析欧美高校本地化专业教育的历史与现状,提出我国语言服务专业的本地化方向的培养目标、专业方向、课程设计、师资建设等核心问题,对我国未来本地化专业方向的建设提出具体建议。

个人简介:崔启亮,博士,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英语学院副教授,中国翻译协会本地化服务委员会副主任,研究方向:本地化、计算机辅助翻译、语言服务。

从“语言+”到“知识产权”—语言产业亟待完善知识产权保护
董涛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摘要:从产业过程看,语言经济是一个以语言文字为载体的知识创新过程, 是典型的知识密集型产业。知识产权法律制度对于语言产业的发展具有尤为重要的意义。例如,在文字处理软件、语音刻录和存储设备、多语言识别和测试等现代语言技术与设备中,遍布着专利技术;各式语言产品,如说美剧、英剧等能够快速占领全球市场,很大程度依赖于版权保护。过去,我们对语言产业中的知识产权问题关注不够。近年来,语言产业中的知识产权争端与纠纷逐渐增多,成为热点问题。美国教育考试中心(ETS)诉新东方托福(TOEFL)试题版权案、方正起诉暴雪字体侵权索赔案、方正微软雅黑字体纠纷,以及近年来兴起的各种语料库构建中的知识产权问题等,都说明了为确保语言产业的良性发展,亟需建立和完善语言产业中的知识产权保护法律法规体系。

个人简介:董涛,男,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法学教授,法学博士。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知识产权委员会理事,中国软科学研究会理事,中国知识产权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法学会知识产权法研究会会员,北京市法学会影视娱乐法研究会常务理事,北京市旅游法学会常务理事。参与《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国家专利战略”的撰写工作,主持省部级课题 2 项,负责国家知识产权局党组重点课题数十项,出版专著 2 部,译著 2 部,在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 30 余篇。

从语言教育服务企业的角度谈语言教育产教融合
谷菲 北京全球语通教育科技服务有限公司

摘要:阐述语言教育服务企业如何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语言赋能等先进的技术及理念,推动语言教育产教融合;并论述如何运用企业的独特优势,为推动我国语言服务产品发展做出应有贡献。

个人简介:谷菲,北京全球语通总经理、国家一级营销师、辽宁工业大学客座教授。洛阳理工学院应用型专业带头人。1997-2007 年某集团公司历任客户中心主任、总经理助理、企业副总裁、分公司总经理等职务。2008 年至今自主创业,任公司总经理,分管品牌策划、营销策划、市场执行。2016 年创立“全球语通”品牌,致力于国家战略人群的语言能力培养,市场辐射全国。首创“全球语通全国百万大学生网络听说大赛”的市场活动品牌,百万以上学生在线上参加竞赛活动。创立了全国高校商务英语产教融合联盟,任中国高校商务英语产教融合联盟常务副理事长。

应用翻译学概念框架再反思与研究展望
李瑞林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摘要:翻译是以人类知识和经验跨语言转移为本质的一项社会事业,旨在解决知识和经验的不确定性、干扰性和非对称性问题,实现人类知识和经验的重新配置与共享,促进人力资本增量和价值创造。在反思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报告认为翻译资源、翻译过程和翻译使用是应用翻译学概念框架的核心要素,分别指向翻译的基础层、技术层和使用层,其中基础层关乎知识和经验的客观性, 技术层关乎知识和经验的可转移性,使用层关乎知识和经验的价值实现。本报告对照国内外应用翻译研究与实践的历史沿革和当下境脉,提出以知识和经验跨语言转移问题为导向、以资源、技术和应用为内容、以超学科研究为进路的应用翻译学研究架构,以期对本论题的精细化研究有所借鉴。

个人简介:李瑞林,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高级翻译学院院 长,教育部本科翻译专业教学指导协作组成员,全国翻译资格考试专家委员会委 员,中国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会副会长, 《Babel》《中国翻译》《英语世界》编委。发表有“Topicalization: A psycholinguistic perspective”、“《文心雕龙》与早 期文本中的文学观”、“翻译的社会维度”、“新历史主义视阈下的阅读隐喻”、“从 翻译能力到译者素养:翻译教学的目标转向”、“关于翻译终极解释的知识论探索”、“语言服务概念框架的再反思” 等代表性论文,其中“ Topicalization: A psycholinguistic perspective”被国际学术载体文摘检索,获中国第一届英语优秀教学论文二等奖, “从翻译能力到译者素养:翻译教学的目标转向”获省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出版《阅读的历史》《朗文当代英汉大词典》 等学术译著 8 部,《阅读的历史》被评为全国第六届“文津图书奖”推荐图书, 获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计算机正改变着我们的语言生活
李宇明 北京语言大学

摘要:计算机出现的时间并不长,计算机处理语言的时间也不长,计算机获取的语言智能还十分有限。但是,“人工智能一小步,人类社会一大步”,计算机及其语言智能的发展已经带来了人类生活的重大改变,而且这种改变还在以加速度的方式进展。本文从中文信息处理的角度来观察汉语生活的变化,并对相关问题发表些看法。

个人简介:李宇明,北京语言大学语言资源高精尖创新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国际中国语言学会会长(2016 年-2017 年),中国语言学会语言政策与规划研究会会长,中国中文信息学会副理事长, 《语言战略研究》杂志主编。曾任国家语委副主任,名词委第四届全国委员会副主任,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司长,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所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语用系主任,华中师范大学副校长,北京语言大学党委书记。1994 年成为“湖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并享受国务院发放的政府特殊津贴;1996 年被评为湖北省劳动模范,全国妇联和国家教委授予“全国优秀家长”称号;1997 年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1998 年确定为湖北省跨世纪学术带头人;2000 年成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跨世纪优秀人才”;2012 年获“第八届全国五好文明家庭标兵户”称号; 2013 年 11 月荣膺香港理工大学“杰出中国学人”荣誉;2015 年 8 月入选“北京榜样”。
主要研究领域为理论语言学、语法学、心理语言学和语言规划学。出版《儿童语言的发展》《语言的理解与发生》(合作)《汉语量范畴研究》《语言学习与教育》《语法研究录》《中国语言规划论》《中国语言规划续论》《中国语言规划三论》
《Language Planning in China》《当代中国语言学研究》等著作 10 余部,发表论文 480 余篇。主编《全球华语词典》《全球华语大词典》。主持编写《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数年,与李嵬联合主编的《THE LANGUAGE SITUATION IN CHINA》(Volume 1—3)由德国 DE GRUYTER 出版社与商务印书馆联合出版。研究成果译为蒙、藏、维、日、韩、俄、法、英等多种文字。

机辅圣经翻译对国家翻译实践文本翻译的启示
任东升 中国海洋大学外国语学院

摘要:圣经迄今为止被翻译成 1500 多种语言,可谓世界上传播范围最广、译本最多的文本之一。当前圣经翻译不再囿于传统的进度缓慢的操作流程,而寻求与科技发展同步的高效翻译手段,已在机辅技术帮助下形成了稳固可靠的多语言对应语料库系统。在超越了原有的圣经评断学和神学诠释学阶段之后,该系统对巩固圣经权威译本地位、匡正非规范译法、便捷读者查询与深度理解等功不可没。国家翻译实践作为以国家为策动者、赞助者及名义或法律主体的翻译活动, 追求原本与译本同等的政治价值及文本权威,这与圣经翻译追求两者同等的宗教价值及文本权威具有相似甚至相同之处,但是国内尚未形成较为完善的国家翻译实践大型语料库及机辅系统,这与其重要性呈相反态势。本文试图以机辅圣经翻译为例,分析该翻译模式的优点、可操作性及可借鉴性,同时结合国家翻译实践文本翻译与圣经翻译的共同点,寻求改善前者传统翻译模式的途径,为提升国家翻译实践的高效化、系统化和权威化提供启发。

个人简介:任东升,中国海洋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翻译学理论与批评方向学术带头人,博士生导师;兼任外国语学院副院长、翻译研究所所长;兼任中国翻译协会对外传播话语研究会委员,中国外文局沙博理研究中心中国海洋大学基地主任,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理事,中国宗教学会理事,《中国外语研究》副主编,《英语世界》编委。研究方向为国家翻译实践、宗教翻译思想。发表学术论文 80 余篇,出版专著 1 部,主编国家级规划教材 1 套 2 册,主编翻译论文集 2 部,译著 5 部,译审 200 余万字,主持完成国家社科一般项目 1 项,中国翻译研究院委托项目 1 项,现主持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 1 项。

语言的经济属性与我国语言服务产业及其研究现状分析
司显柱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高翻学院

摘要:语言真能生钱吗?语言产业真的存在吗?哪些职业是语言职业?怎样统计语言对社会的经济贡献度?哪些消费属于语言消费?语言消费与语言产业、语言职业的发展有何关系?个人如何收取语言收益?国家如何赚取语言红利? 本讲座从经济学的角度对与语言相关的概念以及中国语言产业及其研究现状进 行阐释。

个人简介:司显柱,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翔宇领军学者”、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出版、发表各类成果 130 余项,获省级科研、教学成
果奖 7 项,主持并完成各类社科基金项目 10 多项,目前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提升我国对外新闻话语翻译与传播效果的多学科研究”。主要兼职: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副会长、2013-2018 年度教育部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审核评估专家、国家社科基金通信评审专家、国家社科基金成果鉴定专家、教育部和北京市社科基金评审专家、教育部“长江学者”人才工程等项目评审专家。主要研究领域:翻译研究、系统功能语言学、语言服务产业、外语教育。

语言服务学与高校翻译人才培养
谭业升 上海外国语大学

摘要:本文首先对语言服务的定义和类型进行梳理和概括,进一步明确语言服务的内涵和外延。在此基础上对语言服务学进行定义,阐述语言服务学的学科基础、研究对象、研究范围和研究方法。
明确语言服务学的概念,有利于在学科的框架下,对语言服务系统(语言服务活动和语言服务业)内的各类要素和条件及其相互作用关系,展开系统研究, 总结语言服务发展的基本规律,描述和阐释语言服务活动与社会、经济和文化环境的相互影响关系,制定语言服务的标准、政策和法规,提升语言服务的质量。
明确语言服务学的概念也有利于明确学科界限和研究弱项,从而进行聚焦和突破研究。
高校外语院系是语言服务系统内的资源提供者——目前也是消费者,需要确立学科的理念,提升资源提供的比重和质量。需引导和组织高校语言服务学研究, 重置外语人才培养的方向和课程体系,实现外语教师转型,提升外语服务人才培养质量,为语言服务发展提供更多智力资源,甚或引导语言服务业良性发展。

个人简介:谭业升, 复旦大学博士,上海外国语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外语类核心期刊《外国语》编审、《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语言服务专栏” 评审专家、《外语电化教学》特约编审。中国认知语言学研究会副秘书长、常务理事。主持国家级、省部级项目多项,在《外语教学与研究》、《中国翻译》等国内外期刊或语言学论文集发表论文 50 余篇;在外语类国家一级出版社出版学术专著 3 部,其中一部为我国首部认知翻译学专著。新著《翻译认知过程研究》将于 2019 年由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北京)出版。主要研究方向为:认知翻译学、认知语言学、语言服务学。

从语言服务大国迈向语言服务强国
——对语言服务、语言服务学科、语言服务人才的再定位
王立非 北京语言大学高级翻译学院

摘要:本文依据国内外语言服务行业和学科发展现状,对语言服务和语言服务学科进行重新定义,同时提出三个论点:首先,从一国的市场规模和从业人数看,我国已成为名副其实的语言服务大国,但我国还远远不是语言服务强国,需要促进从大国到强国的转变;其次,我国应加快发展语言服务学科,语言服务学具有学理基础和现实价值;再次,高校应为语言服务大国的崛起和早日实现强国的梦想培养更多合格的语言服务人才。

个人简介:王立非,博士、北京语言大学高级翻译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曾赴美国乔治城大学语言学系、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等访学。研究方向为应用语言学、商务话语、语言服务、语言经济等。主要学术兼职有中国语言服务 40 人论坛联席主席、中国对外贸易经济合作企业协会商务英语专业委员会会长、中国世贸组织研究会理事、中国英语写作教学与研究专业委员会名誉会长、中国专门用途英语研究会副会长、《外语与外语教学》、《外语教育前沿》、《山东外语教学》等期刊编委。发表 C/SSCI 期刊论文超过 100 篇。出版著作、译著、教材、辞书20 多部。代表作有《商务英语名物化研究》、《商务英语论要》。主编《商务英语综合教程》荣获北京市高校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主编《中国企业“走出去”语言服务蓝皮书》获北京市第十五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后期资助项目、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中央在京高校重大成果转化项目等。

国家术语服务基础设施:理念、经验与实现
王少爽 大连外国语大学

摘要: 作为人类知识和经验的凝结,术语是知识体系和话语体系构建的关键要素。在全球化和技术发展的驱动下,人类知识的增殖和更迭空前迅速,引发 各个领域中术语数量的激增,为人类的知识管理带来巨大挑战。术语服务是语言 服务的一种重要形式,旨在为经济、科技、政治、文化等诸多领域的交流活动提 供术语支持,从而增强沟通效率。然而,我国目前尚未建成功能完备、资源丰富 的国家级术语服务基础设施,不利于我国国家术语能力的提升。本文旨在阐释国 家术语服务基础设施的理念内涵,借鉴欧美发达国家大型术语资源库的建设经验, 对我国国家术语服务基础设施的定位、功能和架构做出设想,以期引起各界的关 注与讨论,推动我国国家术语能力建设。

个人简介:王少爽,大连外国语大学高级翻译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多语种翻译研究中心研究员,南开大学翻译学博士,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翻译学博士后;研究方向包括:术语翻译、翻译技术、翻译教学、语言服务等;主持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省社科基金等各类科研项目 10 项,在《中国翻译》《外语界》《外国语》《上海翻译》等期刊发表论文 30 余篇。

古典名著的海外译介
王燕 人民大学

摘要:1807 年,随着第一位英国传教士汉学家马礼逊的来华,《红楼梦》《三国演义》等中国古典名著开始被大量译介到英语世界。这批资料内容丰富、体系庞杂。本讲座以《红楼梦》为主,结合早期英译文本和文化语境,从文献保存、研究方法和研究格局三个方面,深入剖析了古典名著早期西传的艰难历程,对于理解中国文化的海外传播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个人简介:王燕,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香港中文大学助理研究员(Research Assistant)、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高级访问学者(Freeman Fellow)、英国伦敦大学访问学者(Visiting Scholar)、日本关西大学访问教授(JSPS Visiting Professor)。长期致力于明清文学、中国古代小说的教学与研究,在《文学遗产》《文学评论》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 50 余篇。著有《晚清小说期刊輯存》、《19 世纪三国演义英译文献研究》等著作。

语言与翻译教学过程中的数据挖掘与人工智能技术管窥
俞敬松 北京大学

摘要:北京大学自从 2005 年起开始筹备语言信息工程系并创建计算机辅助翻译专业起,已经走过了不短的历程。作为在软件与微电子学院下开设的语言方向硕士课程,我们的教学与技术研发、与行业前沿的进展从来都是密不可分。本次报告将着重介绍语言与翻译教学过程中对于各类数据分析以及人工智能技术的理解以及部分典型运用,内容涉及:(1)如何对文科硕士生引入人工智能的教学和引导他们走上技术之路的方法,主要分析北大的一些经验与成果;(1)写作与技术写作教学中的人工智能技术,主要包括一般写作教学中引入 AI 的经验教训,以及未来可能的新思路新方法;(3)机器翻译的进化与应用之路,主要分析现在的机器翻译技术发展动态以及与教学的关系等。

个人简介:北京大学副教授,先后求学于浙江大学、北京大学及美国匹兹堡大学。自 2005.8 开始任职于北京大学软件与微电子学院创建语言信息工程系执教至今,之前及之后一直从事软件工程研发相关工作。主讲北京大学第一批MOOC 课程之《计算器辅助翻译原理与实践》,学生超 6 万。主要研究领域为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及软件系统研发。

法律语言服务的伦理观刍议
张法连 北京语言大学

摘要: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加强涉外法律工作,新时代背景下法律语言服务工作变得日益重要。翻译伦理近年来在学术界得到了相当的重视。因为法律翻译的特殊性,法律翻译的伦理要求较普通翻译要高很多。法律翻译的伦理研究将会极大促进法律语言服务业的有序发展。树立正确的法律翻译伦理观是确保法律语言服务质量的前提保证。

个人简介: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兼任中国法律英语教学与测试研究会会长,中国 ESP 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法学会法治文化研究会秘书长等职。主要研究领域:法律语言与逻辑、法律翻译、法律经济学、法律英语教学与测试、法律外交和美国研究。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后 EMBA、中国人民大学英语语言文学硕士研究生毕业,美国印地安纳大学(Indiana University-Indianapolis) 法律博士(JD)。近年在《外语教学与研究》、《中国翻译》等期刊发表论文 60 多篇;出版《中西法律语言与文化对比研究》、《英美法律术语辞典》等专(译)著、辞书、教材 50 余部。《语言与法律研究》学术期刊主编,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评审专家,法律英语证书(LEC)全国统考专家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北京市社科基金等多项科研项目。

人工智能时代 MTI 人才培养的本位回归:理论与实践
张政 北京师范大学

摘要:“AlphaGo”、腾讯翻译机、百度翻译、google 翻译、有道翻译、塔多思、Déjà Vu、Systran、自动翻译机、译后编辑技术等等,不一而足,这些人工智能时代的新术语、新概念、新时尚,新潮流使得我国语言服务人才培养(MTI) 人才培养呈现出乱花渐欲迷人眼的景象。如何在“百花争艳”的环境下,保持清醒的头脑,是我们研究者应认真思考和研究的课题。作者认为,在理论上应始终坚持人才培养“本位”的理念;在实践上协调好三观的具体实施:宏观上“高层次、应用型、专业性”的培养目标;中观上协调好“通与专”“宽与厚”“广与深” “精与泛”的关系;微观上恪守语言转换能力培养。通过 9 年的目化教学实践, 作者发现,构建真实的市场环境,坚持翻译项目教学,学员综合能力(翻译应用能力)均达到了 MTI 的培养要求,是人工智能时代语言服务人才培养应然、自然和必然的有效途径。

个人简介: 张政,北京师范大学外文学院比较文化与翻译研究所教授、博导

资讯全球同步,译员如何从事知识和服务?
邹剑宇 商鹊网&汇众医疗联合创始人

摘要:软件机器在翻译和知识管理两个方面已经提供足够支持,让各个垂直领域的新闻和知识都可以实现同步,各语种民众共同进步。译员作为知识传播和管理者,可以做什么?应该学什么?

个人简介:邹剑宇,商鹊网&汇众医疗联合创始人 ,1997 年至 2007 年任《三联生活周刊》经济部记者、主任,观察报道互联网十年(期间分别于 2000 年和 2006 年担任《南方周末》和 FT 中文网的专栏作家),2007 年至 2012 年先后在雅虎中国等从业六年,经历传统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运营网络媒体&社区产品,2013 年元培翻译高级副总裁,创建其互联网翻译事业部,2016 在 FT 中文网撰文《亿级翻译需求存在吗》,着眼多语信息传播与知识管理,2017 年起任同济大学 MTI 企业导师。

相关推荐
5/5

原创视频版权为主办方及译直播所有,请勿擅自使用
3
取消回复
已有 2 条评论 新浪微博
  1. 王筱依

    请问是否看不了直播?只能等18号看录播?

    2019年9月14日 18:36 回复
    • 滨森

      是的,预计18日上线,可及时订阅上线通知

      2019年9月14日 19:59来自移动端 回复